[发明专利]摆渡车及其运行方法和交通辅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8286.9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7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邓伟;曹世杰;俞华伟;裴宏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962 | 分类号: | G08G1/0962;G08G1/0967;G08G1/005;E0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汪源;陈源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主体 行人通道 摆渡车 过马路 交通灯 辅助系统 控制模块 显示状态 马路 红色状态 绿色状态 模块设置 停止运动 通行效率 可携带 区时 车主 交通 穿越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摆渡车及其运行方法和交通辅助系统,其中摆渡车包括:车主体、交通灯识别模块和控制模块,车主体用于搭载行人,并能够沿过马路行人通道进行运动;交通灯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车主体上,用于识别待前进的所述过马路行人通道对应的交通灯的显示状态;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车主体上,用于在所述交通灯的显示状态由红色状态切换至绿色状态时控制所述车主体沿所述过马路行人通道进行运动,并在所述车主体到达所述过马路行人通道的停靠区时控制所述车主体停止运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过马路行人通道处布置上述摆渡车,以供有需要的行人进行使用,摆渡车可携带行人自动、安全、快速地穿越马路,有利于马路通行效率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摆渡车及其运行方法和交通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宽度增加、车流量密度增加,道路上机动车和行人互相影响,极易造成交通阻塞。尤其是在设置有过马路行人通道(例如斑马线通道)的路口,老人、孩子等行动不便的行人在通过过马路行人通道穿越马路时,其所耗费的时间较长,影响道路正常行车,从而加重交通压力,并带来安全隐患。
由此可见,如何使得行动不便的行人安全、迅速通过马路是智能交通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摆渡车及其运行方法和交通辅助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摆渡车,包括:
车主体,用于搭载行人,并能够沿过马路行人通道进行运动;
交通灯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车主体上,用于识别待前进的所述过马路行人通道对应的交通灯的显示状态;
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车主体上,用于在所述交通灯的显示状态由红色状态切换至绿色状态时控制所述车主体沿所述过马路行人通道进行运动,并在所述车主体到达所述过马路行人通道的停靠区时控制所述车主体停止运动。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交通灯的显示状态是否由红色状态切换至绿色状态;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交通灯的显示状态由红色状态切换至绿色状态时,向所述车主体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车主体沿所述过马路行人通道进行运动;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车主体进行运动过程中,判断所述车主体是否到达所述停靠区;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车主体到达停靠区时,向所述车主体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车主体停止运动。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第三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交通灯的显示状态由红色状态切换至绿色状态时,向所述车主体发送第三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车主体的车门关闭;
第四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车主体到达所述停靠区时,向所述车主体发送第四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车主体的车门打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摆渡车的运行方法,所述摆渡车采用上述的摆渡车,所述运行方法包括:
步骤S1、所述交通灯识别模块识别待前进的所述过马路行人通道对应的交通灯的显示状态;
步骤S2、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交通灯的显示状态由红色状态切换至绿色状态时控制所述车主体沿所述过马路行人通道进行运动,并在所述车主体到达停靠区时控制所述车主体停止运动。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第一控制单元、第二判断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步骤S2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82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