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选-焙烧-磁浮工艺回收磁选尾矿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7067.9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2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峰;刘双安;宋均利;侯卫钢;陈峰;卢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李玲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焙烧 磁选尾矿 反浮选 精矿 工艺回收 预选精矿 预选尾矿 焙烧矿 精螺 尾矿 合并 品位 闭路磨矿 二段弱磁 螺旋溜槽 一段强磁 一段弱磁 离心机 磁尾矿 铁品位 碳酸 磁选 粗螺 磨矿 收率 溢流 再磨 重选 过滤 浓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选‑焙烧‑磁浮工艺回收磁选尾矿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铁品位为9~13%,碳酸性铁含量为3%以上的磁选尾矿,给入一段弱磁,一磁尾给入一段强磁,一强精给入一粗一精的螺旋溜槽重选作业,精螺尾与粗螺尾和一强尾合并为预选尾矿,精螺精和一磁精合并为预选精矿;预选精矿经浓缩、过滤、焙烧得到焙烧矿;焙烧矿经闭路磨矿,‑0.046mm含量83%~90%的溢流产品给入二段弱磁,二磁精给入一粗一精三扫的反浮选作业,反浮选精矿为品位65%以上的最终精矿,离心机尾矿与二磁尾矿、预选尾矿合并为品位7%~10%的最终尾矿。本发明的优点是:1.预选无磨矿;2.磁选与反浮选组合,再磨粒度放粗,收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选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对碳酸铁含量为3%以上的磁选尾矿进行选别的一种预选-焙烧-磁重工艺回收磁选尾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有用矿物以磁性铁矿物为主的磁选尾矿进行回收的方法,普遍是采用磁选-细筛-磁选工艺或单一磁选工艺进行选别,从而达到对磁选尾矿中的磁性铁矿物进行回收,获得合格铁精矿的目的。单一磁选工艺或磁选-细筛-磁选工艺的选择是根据磁选尾矿中磁性铁矿物嵌布粒度的大小而确定的,具体简述如下:
磁选-细筛-磁选工艺:
对于磁选尾矿中磁性铁矿物嵌布粒度在30微粒以上,再磨粒度在-0.074mm含量95%以下的磁选尾矿,一般可采用磁选-细筛-磁选工艺,普遍是首先采用盘式回收机进行抛尾,然后对回收机精矿进行再磨后,再进行弱磁机选别,弱磁机精矿给入细筛,细筛筛下产品再经弱磁机精选后成为最终精矿,细筛筛上产品返回再磨或单独再磨后再给入弱磁机-细筛-弱磁机进行选别,构成闭路;
单一磁选工艺:
对于磁选尾矿中磁性铁矿物嵌布粒度在30微粒以下,再磨粒度在-0.046mm含量90%以上的磁选尾矿,一般可采用单一磁选工艺,普遍是首先采用盘式回收机进行抛尾,然后对回收机精矿进行再磨后,再采用多段磁选机或脱水槽和磁选机联合选别获得精矿。
对于铁矿物的嵌布粒度在0~30微米,再磨粒度在-0.046mm含量90%以上的细粒磁铁矿尾矿,采用单一磁选工艺或磁选-细筛-磁选工艺进行选别的主要缺点是:
1) 磁选作业在再磨粒度过细时容易造成磁性夹杂,无法获得高品位精矿;2)再磨粒度过细,相应需要较细的细筛筛孔尺寸,生产中极易造成筛孔堵塞;否则,需要较低的细筛给矿浓度和较大的冲洗水,在生产上不易实现。
目前对有用矿物以弱磁性铁矿物为主的赤铁矿的综合尾矿进行回收的方法,回收率较高的是预选-焙烧磁选工艺,其预选工艺普遍采用磁选-再磨-磁选工艺,具体简述如下:
综合尾矿经一段强磁选别后获得的强磁精矿给入磨矿分级系统,磨矿产品再经二段强磁选别,二强精经浓缩、过滤后进行还原焙烧,焙烧后产品经弱磁选别,弱磁精矿再经磨矿后,再采用弱磁进行精选,获得最终精矿。
目前部分有用矿物细粒嵌布的磁铁矿中碳酸铁含量较高,达到3%以上。磁选厂采用单一磁选生产工艺流程处理此类磁铁矿,碳酸铁基本上进入磁选尾矿。对此类磁选尾矿的回收工艺和方法,特别是对碳酸铁的回收工艺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采用现有的上述对有用矿物以磁性铁矿物为主的磁选尾矿的回收工艺,不仅磁性铁回收率相对较低,而且完全无法回收在尾矿中流失的碳酸铁;
采用现有的上述对有用矿物以弱磁性铁矿物为主的赤铁矿的综合尾矿的回收工艺,其预选工艺为磁选-再磨-磁选,采用强磁回收磁选尾矿中的碳酸铁,再磨前后两段强磁精矿品位与给矿相比,一强精品位在15%以下,二强精品位在21%以下,提高幅度极小,结果不理想;然后采用焙烧工艺合理,可以将碳酸铁转化为磁性铁,但是后续弱磁选作业要获得品位65%的铁精矿,再磨粒度要达到-500目97%以上,再磨粒度要求太细,成本极高,且难以实现工业应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70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