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环境检测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86577.4 | 申请日: | 2018-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9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P·S·科雷亚;P·施潘瑙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W40/02 | 分类号: | B60W40/02;B60W4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牛晓玲 |
| 地址: | 德国因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环境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环境检测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第一机动车(1)借助于至少一个传感器(4)检测其车辆环境,其中,该第一机动车(1)将传感器(4)的与其车辆环境有关的传感器数据传输给车辆外部的服务器装置(13);具有至少一个传感器(10、11)的至少一个第二机动车(2、3)将传感器(10、11)的与其车辆环境有关的传感器数据传输给车辆外部的服务器装置(13);该车辆外部的服务器装置(13)融合机动车(1、2、3、9)的被传输的传感器数据且基于此生成第一机动车(1)的车辆环境的环境模型;所生成的环境模型由车辆外部的服务器装置(13)传输给第一机动车(1)。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环境检测的系统(1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环境检测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了使用车辆侧的传感器用于在机动车中进行环境检测。例如使用摄像机、雷达传感器、LiDAR系统、超声波传感器和/或红外传感器来获得关于车辆环境的信息。这类传感器通常以对环境的射线状扫描为基础。道路边界和/或其他交通参与者可以导致多次反射。这类多次反射通常被解读为干扰源且以高成本在传感器数据的数据分析时被滤除。通过从环境传感器的信息中减少这种反射效果,不仅防止了错误解读,即所谓的重像物(Geisterobjekte)。另外也阻止了有针对性应用被遮挡物识别的可行性。
文献DE 10 2014 002 114 A1描述了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根据所检测的前方行驶的车队进行机动车中的横向操控干预或纵向操控干预。此外,借助于机动车的雷达传感器检测被紧邻的前方行驶的车辆遮挡的交通参与者。其实现方式是:分析由被遮挡的交通参与者和地面所反射的雷达信号。此外还使用机动车对机动车通信来获得关于车队的信息、例如运动轮廓。
文献DE 10 2014 002 113 A1描述了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根据所检测的前方行驶的车队进行机动车中的自动的驾驶干预。此外借助于机动车的雷达传感器检测被紧邻的前方行驶的车辆遮挡的交通参与者。其实现方式是:分析由被遮挡的交通参与者和地面所反射的雷达信号。此外进行许多车辆的车队轨迹信息的统计分析。为此借助于服务器分析已经驶过当前由该机动车正行驶的行车道的许多车辆的速度曲线和加速度曲线并且作为比较行为被作为基础。前方行驶的车队与比较行为之间的所探测到的差异被用作对异常交通状况的提示。
文献DE 10 2009 002 870 A1示出了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借助于机动车的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物体。
尤其是当为了检测车辆环境以及由此检测主要是被遮挡的交通参与者而分析传感器信号的多次反射时,有出现错误解读车辆环境中被错误检测到的物体的风险。尤其是当使用与车辆环境有关的传感器数据来自主地横向和/或纵向操控机动车时,尽可能准确地检测车辆环境是特别重要的。
文献DE 10 2014 104 574 A1描述了一种用于借助于特殊运输车辆执行特殊运输的方法。其他车辆将关于其环境的数据发送给中央的基础设施。该中央的基础设施将这些数据融合且提供给该特殊运输使用。
文献DE 10 2014 002 116 A1描述了一种用于运行驾驶员辅助系统的方法,借助于该方法在超车过程中对驾驶员加以辅助。借助于雷达传感器在充分利用多次反射的前提下分析前方行驶的车队。与前方行驶车队有关的信息被提供给驾驶员来辅助超车过程。
文献DE 10 2014 213 171 A1描述了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自主的车辆操纵的系统。此外分析能够实现车队行驶的其他车辆的、尤其是前方行驶的、靠近的或并排行驶的车辆的行驶动态数据。由此能够实现在高速公路上的车队行驶,使机动车并入到交通流中且无需驾驶员的干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环境检测的方法和系统,利用该方法和系统能够特别可靠无误地检测至少一个机动车的至少一个车辆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股份公司,未经奥迪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65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