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太阳能的车用水冷辅助降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1000.4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3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韩江义;盛富鹏;刘尧;夏长高;商高高;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2;H02J7/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气压泵 蓄电池 电动液压泵 水冷冷凝器 冷却水箱 辅助降温装置 太阳能电板 温度传感器 车用水 出水端 电连接 进水端 冷却器 太阳能 液位传感器 空调系统 出水管 进气端 进气管 进水管 排气端 排气管 驾驶室 供能 联接 水管 相通 室内 驾驶 太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的车用水冷辅助降温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板和蓄电池,太阳能电板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通过导线与第一电动液压泵、第一电动气压泵、温度传感器和第二电动气压泵电连接,液位传感器安装在冷却水箱中,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驾驶室内,冷却水箱与第一电动液压泵的进水端相连,第一电动液压泵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与冷却器的进水管联接,冷却器的出水管与水冷冷凝器进水端相连,水冷冷凝器的出水端与冷却水箱相连,水冷冷凝器进气端和排气端分别与第二电动气压泵和第一电动气压泵相连,第二电动气压泵和第一电动气压泵又分别通过进气管和排气管与驾驶室相通。本发明在原有空调系统的基础上能够实现通过太阳供能来辅助降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水冷空调领域、车辆空调系统领域和车辆控制领域,是一种新型的车辆驾驶室内辅助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水冷空调系统中没有了传统空调的压缩机,也不使用传统空调运用的制冷剂,更加环保,具有噪音低、节能的优点,在汽车节能技术的背景下,将水冷空调系统进行改善并且运用到车辆驾驶室冷却系统中,无疑是一种新型的节能装置;在新能源中,技术含量最高、最有发展前途的是太阳能发电,利用太阳能电板将太阳能直接转变成电能,从而为辅助驾驶室降温提供能源,利用清洁能源太阳能,可以有效地减小汽车自身能源(燃油或动力电池)的消耗;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利用ECU实现对空气温度的调节,可以增加驾驶室的温度舒适度,同时减小驾驶疲劳。
为了顺应汽车节能技术的推广,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太阳能,改善传统空调出气品质,增加驾驶室的温度舒适度,同时减小驾驶疲劳,提出由太阳能供能来辅助驾驶室降温的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利用ECU实现对空气温度的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车用水冷辅助降温装置,是实现在太阳能供能下辅助汽车传统空调降温的执行装置,可用于车辆驾驶室的降温系统中,通过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利用ECU实现对驾驶室内空气温度的调节,利用冷却水对驾驶室内空气进行换热降温。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太阳能的车用水冷辅助降温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板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板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与第一电动液压泵、第一电动气压泵、温度传感器和第二电动气压泵电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冷却水箱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驾驶室内,所述冷却水箱与第一电动液压泵的进水端相连,第一电动液压泵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与冷却器的进水管联接,冷却器的出水管与水冷冷凝器进水端相连,水冷冷凝器的出水端与冷却水箱相连,水冷冷凝器进气端和排气端分别与第二电动气压泵和第一电动气压泵相连,第二电动气压泵和第一电动气压泵又分别通过进气管和排气管与驾驶室相通。
上述方案中,所述冷却器包括冷却水池,所述冷却水池上方安装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和所述冷却水池的池壁构成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进气管连通,所述导流罩上端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导流罩内安装有稀填料,进水管穿过所述导流罩后位于所述稀填料上方,所述进水管为末端封闭的喷雾管,所述冷却水池底部设有出水管。
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电动节气门,所述电动节气门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一个补偿水箱,所述补偿水箱通过水管与第二电动液压泵的进水口相连,冷却水箱通过水管和第二电动液压泵的出水口相连。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电动液压泵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将室内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送给ECU,ECU控制第一电动液压泵、第一电动气压泵、第二电动气压泵和电动节气门的工作状态;所述液位传感器将冷却水存储水箱中液位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送给ECU,ECU控制第二电动液压泵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1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控制的汽车空气质量管理系统
- 下一篇:车用危险气体监控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