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异质结界面效应的金属氧化物@金属复合物/石墨烯核壳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0197.X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1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白晋涛;陈凯;王惠;刘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H01M4/62;H01M10/0525;H01M10/054;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地址: | 71006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异质结 界面 效应 金属 氧化物 复合物 石墨 烯核壳 半导体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异质结界面效应的金属氧化物@金属复合物/石墨烯核壳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具有异质结界面效应的金属氧化物@金属复合物/石墨烯核壳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球:
①、将金属盐溶解到乙二醇中,再在搅拌速度为600r/min~1000r/min下搅拌反应10min~60min,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再将反应釜在温度为120℃~240℃下反应6h~10h,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产物Ⅰ;
步骤一中所述的金属盐为SnCl4·5H2O、(NH4)2MoO4 或FeCl3·6H2O;
步骤一中所述的金属盐的质量与乙二醇的体积比为(0.5g~10g):(30mL~100mL);
②、首先以去离子水为清洗剂,在离心速度为6000r/min~9000r/min下对反应产物Ⅰ离心清洗三次,每次离心清洗的时间为2min~8min,得到去离子水清洗后的反应产物Ⅰ;然后再以无水乙醇为清洗剂,在离心速度为6500r/min~9500r/min下对去离子水清洗后的反应产物Ⅰ离心清洗三次,每次离心清洗的时间为3min~10min,最后在温度为50℃~60℃下干燥20h~28h,得到金属氧化物纳米球;
二、制备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
将金属氧化物纳米球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再加入浓度为0.5mg/mL~2mg/mL的氧化石墨溶液,再在超声功率为20W~60W下超声分散30min~90min,再加入浓度为0.3 mg/mL~0.7mg/mL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再在搅拌速度为600r/min~1000r/min下搅拌反应60min~180min,再在温度为50℃~70℃下真空干燥20h~28h,得到反应产物Ⅱ;将反应产物Ⅱ置于管式炉中,再向管式炉中通入氩气,在氩气气氛下将管式炉的温度加热至400℃~800℃,再在氩气气氛和温度为400℃~800℃下碳化0.5h~6h,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
步骤二中所述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球的质量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5mg~40mg):(5mL~80mL);
步骤二中所述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球的质量与浓度为0.5mg/mL~2mg/mL的氧化石墨溶液的体积比为(5mg~40mg):40mL;
步骤二中所述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球的质量与浓度为0.3 mg/mL~0.7mg/mL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体积比为(5mg~40mg):10mL;
三、制备金属氧化物@金属复合物/石墨烯:
将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和硫粉或硒粉置于石英舟中,然后将石英舟放入管式炉中,再向管式炉中通入氢气,再以1℃/min~3℃/min的升温速率将管式炉加热至200℃~550℃,再在氢气气氛和温度为200℃~550℃下煅烧2h~10h,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具有异质结界面效应的金属氧化物@金属复合物/石墨烯;
步骤三中所述的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与硫粉或硒粉的质量比为(10~80):(5~80);
步骤三中所述的氢气的流量为5sccm~300sc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异质结界面效应的金属氧化物@金属复合物/石墨烯核壳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②中所述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球的尺寸为30~15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异质结界面效应的金属氧化物@金属复合物/石墨烯核壳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①中将金属盐溶解到乙二醇中,再在搅拌速度为700r/min~1000r/min下搅拌反应10min~30min,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再将反应釜在温度为120℃~180℃下反应6h~8h,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产物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01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