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橡胶密炼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8976.6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7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陈卫国;付冬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旭 |
主分类号: | B29B7/22 | 分类号: | B29B7/22;B29B7/24;B29B7/80;B29B7/82;B29B7/88;B26D1/06;B26D5/12;B08B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7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碾压单元 橡胶布 切割单元 混炼 密炼 硅橡胶 配合 水循环单元 橡胶 切割装置 加料 塑炼 切割 橡胶加工 工作效率 切片单元 装置领域 控制器 收集仓 | ||
1.一种硅橡胶密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密炼仓(1)、一号碾压单元(2)、二号碾压单元(3)、水循环单元(4)、加料单元(5)、切割单元(6)、切片单元和控制器;所述密炼仓(1)包括上底板、一号侧板、下底板和支脚;所述上底板通过一号侧板固定安装在下底板的上表面;所述一号侧板的左侧表面设有开合门;所述下底板通过支脚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下底板的上表面设有贯穿下底板的长方形槽,下底板的下表面安装有收集仓(7);所述一号碾压单元(2)和二号碾压单元(3)通过转轴安装在密炼仓(1)中,一号碾压单元(2)位于二号碾压单元(3)的上方;所述水循环单元(4)用于配合一号碾压单元(2)和二号碾压单元(3)使用;所述加料单元(5)用于配合一号碾压单元(2)使用;所述切割单元(6)用于配合一号碾压单元(2)和二号碾压单元(3)使用;所述切片单元用于配合二号碾压单元(3)使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一号碾压单元(2)、二号碾压单元(3)、加料单元(5)、切割单元(6)和切片单元工作;其中,
所述一号碾压单元(2)包括一号碾压辊(21)和二号碾压辊(22),所述一号碾压辊(21)的左端与水循环单元(4)连接,一号碾压辊(21)的右端面与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二号碾压辊(22)与一号碾压辊(21)为同一构件,所述二号碾压辊(22)用于配合一号碾压辊(21)使用;所述二号碾压单元(3)与一号碾压单元(2)为同一构件;
所述一号碾压辊(21)包括一号底板(211)、外辊体(212)、内辊体(213)和二号底板(214);所述一号底板(211)通过外辊体(212)固定安装在二号底板(214)的左侧表面上;所述外辊体(212)的左侧表面设有贯穿外辊体(212)的一号圆形开口(215),且外辊体(212)的外侧表面设有贯穿至一号圆形开口(215)的一号进液口(216);所述一号进液口(216)的数量为八个,八个一号进液口(216)以外辊体(212)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周排列的方式均匀分布在外辊体(212)的外侧表面;所述内辊体(213)与外辊体(212)同轴安装在一号底板(211)和二号底板(214)之间,内辊体(213)位于外辊体(212)的一号圆形开口(215)中;所述内辊体(213)的左侧表面设有贯穿内辊体(213)的二号圆形开口(217);所述内辊体(213)的外侧表面设有贯穿至二号圆形开口(217)的二号进液口(218);所述一号底板(211)的右侧表面设有贯穿一号底板(211)的三号进液口,三号进液口用于配合二号圆形开口(217)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橡胶密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单元(4)包括储水箱(41)、一号安装板(42)和供液盒(43);所述储水箱(41)中设有加热装置;所述一号安装板(42)通过固定杆安装在一号侧板上;所述供液盒(43)固定安装在一号安装板(42)的右侧表面;所述供液盒(43)包括三号底板(44)和二号侧板(42);所述三号底板(44)固定安装在二号侧板(42)的右端面上;所述三号底板(44)的右侧表面设有贯穿三号底板(44)的三号圆形开口(217),三号圆形开口(217)用于配合一号碾压辊(21)使用;所述二号侧板(42)为圆筒型,二号侧板(42)的外表面设有贯穿至二号侧板(42)内表面的四号进液口,四号进液口通过一号管与储水箱(41)连接;所述一号安装板(42)的左侧表面设有贯穿一号安装板(42)的一号出液口,所述一号出液口的右端与二号圆形开口(217)相通,一号出液口的左端通过二号管与储水箱(4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橡胶密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单元(5)包括一号无杆气缸(51)、多级气压杆(52)、二号安装板(53)、加料仓(54)、电动拉杆(55),活塞板(56)、撒料头(57)和金属折叠管(58);所述加料仓(54)和多级气压杆(52)通过一号无杆气缸(51)固定安装在一号侧板的内表面上;所述加料仓(54)的侧表面设有加料口,加料仓(54)的底表面设有二号出料口;所述活塞板(56)位于加料仓(54)中,活塞板(56)通过电动拉杆(55)固定安装在加料仓(54)上底板的下表面;所述活塞板(56)上对称设有一号出料口;所述撒料头(57)固定安装在二号安装板(53)的下表面;撒料头(57)用于配合加料仓(54)使用,撒料头(57)中设有栅格网;所述多级气压杆(52)用于配合二号安装板(53)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旭,未经张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89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