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菌检测膜和制备方法及其细菌检测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78507.4 | 申请日: | 2018-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9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鲁振坦;王栋;余振国;黄煜;刘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D06M15/227;D06M15/333;D06M11/38;D06M15/267;D06M15/263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细菌检测 基材层 阳离子聚合物 阴离子聚合物 显色功能 检测层 制备 纳米纤维膜表面 临床医学领域 生物化学技术 层层自组装 纳米纤维膜 定量测定 交替组装 检测膜 定性 细菌 检测 应用 | ||
1.一种细菌检测膜,包含基材层,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上的检测层,所述基材层由纳米纤维膜组成,所述检测层由具备显色功能的阳离子聚合物和阴离子聚合物组成,所述纳米纤维膜的表面通过静电作用力依次交替吸附所述具备显色功能的阳离子聚合物和阴离子聚合物若干次,得到细菌检测膜;
所述具备显色功能的阳离子聚合物为异硫氰酸荧光素功能化的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其分子结构式如式I所示;所述阴离子聚合物为聚丙烯酸或聚甲基丙烯酸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检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中,x:y=1:1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检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膜的表面通过静电作用力吸附具备显色功能的阳离子聚合物的一端,所述具备显色功能的阳离子聚合物的另一端通过静电作用力吸附所述阴离子聚合物;依次交替吸附所述具备显色功能的阳离子聚合物和阴离子聚合物各5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检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膜为聚乙烯-聚乙烯醇纳米纤维膜,所述聚乙烯-聚乙烯醇纳米纤维膜的厚度为100~300μm,克重为12~40gsm。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检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纳米纤维膜:在普通无纺布的表面均匀喷淋聚乙烯-聚乙烯醇纳米纤维悬浮液,成膜后干燥,分离即制备得到聚乙烯醇-聚乙烯的纳米纤维膜;
2)制备表面活化的纳米纤维膜:将所述步骤1)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膜浸渍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活化处理得到表面活化的纳米纤维膜;
3)制备细菌检测膜:将所述步骤2)制备得到的表面活化的纳米纤维膜浸渍于异硫氰酸荧光素功能化的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水溶液中处理,然后取出并采用清水洗净后,再置于聚丙烯酸水溶液或聚甲基丙烯酸水溶液中浸渍处理,取出再采用清水洗净,重复五次依次交替浸渍在异硫氰酸荧光素功能化的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水溶液和聚丙烯酸或聚甲基丙烯酸水溶液中,最后干燥即制备得到细菌检测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菌检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异硫氰酸荧光素功能化的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水溶液的浓度为1~4g/L,pH值为4~5,浸渍处理的时间为10~30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菌检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聚丙烯酸水溶液或聚甲基丙烯酸水溶液的浓度为1~4g/L,pH值为6~7,浸渍处理的时间为10~30min。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细菌检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5~4.5mol/L,活化处理的时间为10~30min。
9.一种细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定性检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用权利要求8制备的检测膜;
b)将所述步骤a)的检测膜浸入待测溶液中;
c)待5分钟后观察待测溶液的颜色,通过肉眼观察膜表面颜色的变化来定性判断细菌的浓度:若膜颜色为无色,细菌的总数大于105CFU/mL;若膜颜色为浅黄绿色,细菌的总数为103~104CFU/mL;若膜颜色为深黄绿色,细菌的总数为10~103CFU/mL;若膜颜色在黄绿色基础上略显橙色,细菌的总数为小于10CFU/mL。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细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定量检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d)选用权利要求8制备的检测膜;
e)取五份大肠杆菌悬浮液的浓度为10CFU/mL、102CFU/mL、103CFU/mL、104CFU/mL、105CFU/mL的标准溶液,采用荧光分析仪器分别测定上述五份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值;然后取5个相同的所述步骤1)的检测膜分别浸渍在所述五份标准溶液中;
f)待5分钟后,采用荧光分析仪器分别测定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值,取浸渍检测膜前后的荧光强度增加值作为纵坐标,取对应标准溶液的细菌悬浮液浓度的对数值lg值为横坐标,得到线性关系图;
g)采用荧光分析仪器分别测定待测溶液在浸渍所述步骤a)的检测膜之前与之后的荧光强度值,计算前后的荧光强度增加值,将其代入所述步骤f)的线性关系图中,即得到待测溶液中细菌悬浮液的准确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850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