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鳞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3703.2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0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惠成岳;周述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尔特(烟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78 | 分类号: | C07K14/78;C07K1/34;C07K1/14;C12P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陈永宁 |
地址: | 265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鳞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 鱼鳞 水解 制备 大分子胶原蛋白 食品安全标准 大分子蛋白 胶原蛋白粉 生物酶水解 小分子蛋白 固液分离 生物酶解 脱钙 脱盐 脱水 过滤 无毒 联合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鳞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鱼鳞为原料,通过脱钙、溶胶、固液分离过滤、水解、胶原蛋白过滤分离、大分子蛋白过滤分离、脱盐、脱水、干燥等步骤,制得胶原蛋白粉,使得鱼鳞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本发明采用联合生物酶解方法将大分子胶原蛋白水解成小分子蛋白,生物酶水解效率高,而且安全、无毒,使得制得的胶原蛋白能够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胶原蛋白的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鳞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淡水鱼加工业随着我国淡水鱼产量的增长而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鱼品加工也越来越广泛。但是,许多淡水鱼加工过程仅局限于对鱼体肌肉的利用,而对鱼鳞等废弃物的加工利用甚少。每年淡水鱼加工业的废弃物总量达到200万吨以上,其中鱼鳞约占15%,即30万吨。若能合理利用,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又可提高企业效益,因此加大对鱼鳞含有物质的利用,可应用多个行业,其利用价值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鱼鳞是鱼体与外界接触的组织,是鱼类真皮层的变形物,通常占鱼体重量的1%~5%,起保护鱼体免受伤害的作用。通常鱼鳞可分为三种:(1)板鳃鱼所特有的木盾鳞;(2)斜方型、边缘相联的硬鳞;(3)最常见的骨鳞,在硬骨鱼中最多。鱼鳞主要由蛋白质,卵磷脂,羟基磷灰石和鸟嘌呤组成,其中有机物占41%一55%,钙盐38%~46%。蛋白质占总重的70%,主要为胶原蛋白和鱼鳞角蛋白。鱼鳞胶原蛋白主要为I型胶原。I型胶原蛋白为三股超螺旋结构,即三条多肽链每条都向左旋转形成左手螺旋结构,这三条肽链再以氢键相互结合形成右手超螺旋结构。这种结构非常稳定,胶原一般不溶于水和中性盐溶液、稀酸、稀碱及一般有机溶剂,溶于强酸和强碱。
胶原蛋白可以补充皮肤所需营养,使皮肤中胶原活性增强,有滋润皮肤,延缓衰老、美容、消皱、养发等功效。畜禽源动物组织一直是人们获取天然胶原蛋白及其胶原肽的主要途径。鱼体废弃物等均可作为原料生产胶原蛋白,既提高了胶原蛋白的质量,又扩大了胶原蛋白原料的来源,变废为宝,节约资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鳞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鱼鳞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鱼鳞放入水槽内,加入鱼鳞重量10倍的温水,水温40℃,浸泡1小时,使得鱼鳞复水;
步骤2,将处理后的鱼鳞加入鱼鳞重量10倍的0.5%盐酸浸泡2小时,温40℃;
步骤3,用0.2%氢氧化钠将经过步骤2得到的浸泡有鱼鳞的溶液中和至中性;
步骤4,将步骤3后的鱼鳞用清水洗至中性;
步骤5,在鱼鳞中加入鱼鳞重量10倍的脱盐水,加热煮0.5小时;
步骤6,过滤,去除鱼鳞,将温度冷却到45℃;
步骤7,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0.1%质量的蛋白酶,保温5小时;
步骤8,将步骤7制得的水解胶原蛋白溶液使用硅藻土过滤器过滤去除蛋白酶;
步骤9,将步骤8中去除蛋白酶的水解胶原蛋白溶液使用超滤器进一步过滤;超滤器的超滤膜限制分子量为5000道尔顿
步骤10,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步骤9得到的滤液中的盐离子去除掉;
步骤11,浓缩后采用喷雾干燥法干燥,制得成品的胶原蛋白粉。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7中所述蛋白酶为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组合物,两者的比例为1:1.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尔特(烟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贝尔特(烟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37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