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码喷墨烫金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3298.4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6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俊;陈卫华;黄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图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6/00 | 分类号: | B41F16/00;B41F19/00;B41F19/06;B41F23/04;B41M1/22;B41M5/382;B41M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6 | 代理人: | 隆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码 喷墨 烫金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码喷墨烫金方法及设备。该数码喷墨烫金方法包括: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在所述图像上的第一区域喷射第一材质的光油,生成第一光油图案,在所述图像上的第二区域喷射第二材质的光油,生成第二光油图案,其中,所述第一材质的光油与烫金膜无黏合性,所述第二材质的光油可与烫金膜黏合;干燥固化所述第一光油图案和所述第二光油图案;在预定温度下进行烫金处理,使烫金膜与所述第二光油图案相黏合。本发明通过直接喷射两种不同材质的光油,无需雕刻模具或丝印网版,直接使用喷墨打印装置喷墨上光油,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局部烫金,具有烫金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廉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烫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码喷墨烫金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印刷制品和包装制品的装饰效果。烫金工艺在印刷和包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是利用热压转移的原理,将电化铝中的铝层转印到承印物表面以形成特殊的金属效果。烫金后的图案呈现出强烈的金属光泽,色彩鲜艳夺目、永不褪色,能增强印品的艺术性,使制品呈现高档质感,并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大大提升了印品的附加值。
现有技术中,在包装印刷制品的生产中,经常需要对包装盒表面进行烫电化铝和涂布UV光油等来提高光泽度和耐磨性能。传统的做法是:在印刷后先涂布水性底油层,接着烫电化铝层,再上UV光油层,此种方法带来的缺陷是金属质感不饱满,色彩也不够鲜艳夺目;但如果先上UV光油层,再烫电化铝层,又会造成印刷品表面张力低,出现电化铝层粘不牢或者烫印图文残缺不全等现象。这里上UV光油通常是采用雕刻模具或者丝印网版等方式来实现。
最近,出现了数码喷墨烫金方面的工艺,如对比文件1(CN105538938A)公开一种数码喷墨烫金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喷涂光油图案:利用数码喷墨设备将光油喷涂至承印物,制得光油图案,光油在承印物的分布形状与所需要烫印的图案相对应;步骤2,UV光照半固化光油:利用UV灯对步骤1制得的光油图案进行固化,使光油的固含量为55%~75%;步骤3,将转印层与光油图案粘合:将冷烫膜的转印层与步骤2制得的光油图案合压;步骤4,将冷烫膜的基膜与转印层分离。对比文件1主要提出利用数码喷墨设备喷涂来随时改变光油图案。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其虽然采用了喷涂光油的方式,然而其仅是针对待烫印部分喷涂光油,其图像打印和上光油图案是分开进行的,效率低下,而且其仅针对待烫金部分喷涂,未考虑整个图像的美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码喷墨烫金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烫金效率低下以及烫金制品生产成本高昂的技术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数码喷墨烫金方法,所述数码喷墨烫金方法包括:
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
在所述图像上的第一区域喷射第一材质的光油,生成第一光油图案,在所述图像上的第二区域喷射第二材质的光油,生成第二光油图案,其中,所述第一材质的光油与烫金膜无黏合性,所述第二材质的光油可与烫金膜黏合;
干燥固化所述第一光油图案和所述第二光油图案;
在预定温度下进行烫金处理,使烫金膜与所述第二光油图案相黏合。
优选地,所述数码喷墨烫金方法在所述在预定温度下进行烫金处理,使烫金膜与所述第二光油图案相黏合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烫金膜上喷射一层保护光油,并固化。
优选地,所述预定温度的范围为50℃至200℃。
优选地,所述干燥固化所述第一光油图案和所述第二光油图案包括:
在喷射第一材质的光油同时,采用第一光源对所述第一材质的光油预固化;
在喷射第二材质的光油同时,采用所述第一光源对所述第二材质的光油预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图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图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32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