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码喷墨烫金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3298.4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6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俊;陈卫华;黄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图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6/00 | 分类号: | B41F16/00;B41F19/00;B41F19/06;B41F23/04;B41M1/22;B41M5/382;B41M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6 | 代理人: | 隆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码 喷墨 烫金 方法 设备 | ||
1.一种数码喷墨烫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喷墨烫金方法包括:
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
在所述图像上的第一区域喷射第一材质的光油,生成第一光油图案,在所述图像上的第二区域喷射第二材质的光油,生成第二光油图案,其中,所述第一材质的光油与烫金膜无黏合性,所述第二材质的光油可与烫金膜黏合;
干燥固化所述第一光油图案和所述第二光油图案;
在预定温度下进行烫金处理,使烫金膜与所述第二光油图案相黏合;
其中,若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部分交叠,第一材质的光油与第二材质的光油密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喷墨烫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喷墨烫金方法在所述在预定温度下进行烫金处理,使烫金膜与所述第二光油图案相黏合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烫金膜上喷射一层保护光油,并固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喷墨烫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温度的范围为50℃至20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数码喷墨烫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固化所述第一光油图案和所述第二光油图案包括:
在喷射第一材质的光油同时,采用第一光源对所述第一材质的光油预固化;
在喷射第二材质的光油同时,采用所述第一光源对所述第二材质的光油预固化;
采用第二光源对所述第一光油图案和所述第二光油图案进行干燥固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码喷墨烫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设有散射光线的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码喷墨烫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与一第三光源一体设置,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第三光源的末端,所述第三光源用于干燥固化在所述打印介质上生成图像的油墨,所述第一光源利用所述第三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透镜发出光线以在喷射第一材质的光油同时,对所述第一材质的光油预固化,并在喷射第二材质的光油同时,对所述第二材质的光油预固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码喷墨烫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第三光源分别包括UV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喷墨烫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质的光油包括:不与烫金膜黏合的UV光油,所述第二材质的光油包括:与烫金膜黏合的UV光油。
9.一种数码喷墨烫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数码喷墨装置和烫金装置,所述数码喷墨装置包括: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的油墨喷头、喷射第一材质光油的第一光油喷头和喷射第二材质光油的第二光油喷头以及光源,所述数码喷墨烫金设备通过以下控制方式实现数码喷墨烫金:
控制所述油墨喷头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
控制所述第一光油喷头在所述图像上的第一区域喷射第一材质的光油,生成第一光油图案;
控制所述第二光油喷头在所述图像上的第二区域喷射第二材质的光油,生成第二光油图案,其中,所述第一材质的光油与烫金膜无黏合性,所述第二材质的光油可与烫金膜黏合;
控制所述光源干燥固化所述第一光油图案和所述第二光油图案;
控制所述烫金装置在预定温度下进行烫金处理,使烫金膜与所述第二光油图案相黏合;
其中,若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部分交叠,第一材质的光油与第二材质的光油密度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数码喷墨烫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以及第三光源,所述第一光源用于在喷射第一材质的光油同时,对所述第一材质的光油预固化,且在喷射第二材质的光油同时,对所述第二材质的光油预固化;所述第二光源用于对所述第一光油图案和所述第二光油图案进行干燥固化;所述第三光源用于干燥固化在所述打印介质上生成图像的油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图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图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329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