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吲哚-1-碳酸酯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2289.3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0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胡有洪;陈笑艳;丁健;任文明;钟大放;陈奕;谢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03/04 | 分类号: | C07D403/04;A61K31/50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刘锋;李琳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吲哚 碳酸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如通式(Ⅰ)所示的一类吲哚‑1‑碳酸酯类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氘代化合物或溶剂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用于选择性抑制活性EGFR抗性突变T790M和激活性突变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吲哚-1-碳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制备作为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又称ErbB1或HER1,是ErbB受体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与内源性配体如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Factor,EGF)结合后,发生同源二聚或与ErbB家族其它成员(如HER2,HER3,HER4)发生异源二聚,通过胞内端关键酪氨基酸残基的磷酸化,激活下游通路,调控细胞的增殖和生存。
流行病学发现,EGFR的过度表达或过度激活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如40-80%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EGFR过度表达(Fujino,S.;Enokibori,T.;Tezuka,N.;Asada,Y.;Inoue,S.;Kato,H.;Mori,A.A comparison of 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 levels and otherprognostic parameters in non-small celllungcancer.Eur.J.Cancer1996,32,2070–2074.);直肠癌中有50%发生EGFR基因3-5倍的扩增(Cappuzzo,F.;Finocchiaro,G.;Rossi,E.;P.A.;Carnaghi,C.;Calandri,C.;Bencardino,K.;Ligorio,C.;Ciardiello,F.;Pressiani,T.;et al.EGFR FISH assaypredicts for response to cetuximab in chemotherapy refractory colorectalcancerpatients.Ann.Oncol.2008,19,717–723.);在胶质细胞癌和头颈癌中也具有显著的过度表达或激活现象。所以EGFR是重要的肿瘤治疗靶标之一。肺癌死亡是恶性肿瘤中的第一杀手,在我国,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每年新发病数高达70万,伴有EGFR激活性突变的比例高达40-60%,即中国对EGFR第三代抑制剂具有更大的需求。因此,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和安全性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选择性靶向EGFR批准上市的药物有吉非替尼(Gefitinib)、厄洛替尼(Erlotinib)、阿法替尼(Afatinib)、达克替尼(Dacomitinib)和奥希替尼(Osimertinib),其中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为第一代EGFR抑制剂,为非共价结合抑制剂;阿法替尼和Dacomitinib为第二代EGFR共价结合抑制剂;而奥希替尼对EGFR抗性突变T790M和激活性突变(L858R、delE746-A750或Exon19缺失)活性较高,并显著优于EGFR野生型(EGFRWT)的活性,减少了一代和二代抑制剂强烈抑制EGFRWT后带来的皮肤和胃肠道毒性,是第三代抑制剂。奥希替尼在临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客观缓解率为61%,给药后肿瘤控制率高达91%。其重要的代谢产物AZ5104活性更佳(近10倍的差异),对EGFRWT和突变也具有10倍以上显著选择性差异,但其本身具有较差的口服暴露量。
为更好的提高第三代EGFR抑制剂的成药性及可能在人体中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专利设计合成在AZD9291及相关化合物的基础上,在吲哚的氮上创新性地引入碳酸酯结构,在药物的研究中极为少见(仅THOMSON REUTERS CORTELLISTM检索仅获得2个含有吲哚-1-碳酸酯的化合物,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搜索时间是2017年11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吲哚-1-碳酸酯类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氘代化合物或溶剂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22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规则管理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高电压部件组装体及车辆用电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