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安装空气冷却式内燃发动机的车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7783.0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6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杉山正典;伊藤克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F1/30 | 分类号: | F02F1/30;F02F1/42;F02F7/00;B62M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安装 空气冷却 内燃 发动机 车辆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安装空气冷却式内燃发动机的车辆结构,在该车辆结构中,曲轴箱(42)被车身框架(2)支撑,使得位于该曲轴箱(42)上的曲轴箱吊架凸台(42a、42b、42c、42d)经由曲轴箱吊架板(11、12、13、14)结合至车身框架。气缸盖(44)具有左右气缸盖吊架座表面(44zf),其通过连同散热片(44f)的一部分切去靠近气缸盖的左侧面与右侧面的侧边缘的左右对称区域而形成。左右气缸盖吊架构件(15)的一端分别被紧固至其上形成有气缸盖的左右气缸盖吊架座表面(44zf)的气缸盖吊架附接座(44z、44z)。所述左右气缸盖吊架构件(15)的另一端各自紧固至车身框架(2)。所述结构能够不使用任何特别的加强构件而使用发动机本体自身提高车身框架的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安装空气冷却式内燃发动机的车辆结构,该车辆结构适于装设在鞍座式骑乘车辆上。
背景技术
通常,在空气冷却式内燃发动机中,散热片形成为从以伸出方式依次堆叠在曲轴箱上的气缸以及气缸盖的外周伸出。
因此,在空气冷却式内燃发动机装设在鞍座式骑乘车辆上的情况下,常见的实例是曲轴箱通过结合至车身框架而被支撑(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4 602 235 B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结构中,吊架凸台形成在曲轴箱的未形成有散热片的外周上,并且吊架凸台经由箱吊架构件结合至车身框架以支撑曲轴箱,从而空气冷却式内燃发动机被安装在车辆上。
发明内容
通常,在空气冷却式内燃发动机的示例中,其外周上形成有散热片的这样的气缸盖不被车身框架支撑或者不结合至车身框架,并且仅对应内燃发动机的下半部的曲轴箱结合至车身框架的下部,但是车身框架的上部不结合至内燃发动机。因此,难以增大整个车身框架的刚度。
鉴于这样的情况作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用于安装空气冷却式内燃发动机的车辆结构,该车辆结构能够在不使用任何特别的加强构件的情况下使用发动机本体自身提高整个车身框架的刚度。
为了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提供这样一种用于安装空气冷却式内燃发动机的车辆结构,在该车辆结构中,所述空气冷却式内燃发动机安装在鞍座式骑乘车辆的车身框架上,所述空气冷却式内燃发动机构造成使得气缸与气缸盖依次竖向堆叠在曲轴箱上,并且散热片至少形成在所述气缸盖的外周上;
其中,所述曲轴箱具有形成在预定的向前位置以及向后位置处的吊架凸台,并且在所述吊架凸台经由曲轴箱吊架构件结合至所述车身框架的情况下所述曲轴箱被所述车身框架支撑;所述气缸盖具有形成为垂直于左右水平方向的左气缸盖吊架座表面以及右气缸盖吊架座表面,所述左气缸盖吊架座表面以及右气缸盖吊架座表面通过切去所述气缸盖的左右对称区域以及部分所述散热片而形成,所述左右对称区域邻近所述气缸盖的左侧面及右侧面的侧边缘;所述气缸盖的所述左气缸盖吊架座表面与所述右气缸盖吊架座表面形成在气缸盖吊架附接座上,左气缸盖吊架构件与右气缸盖吊架构件的一端分别被紧固至所述气缸盖吊架附接座;并且所述左气缸盖吊架构件与所述右气缸盖吊架构件分别具有紧固至所述车身框架的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77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内燃机的失火检测装置
- 下一篇:用于内燃机的气缸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