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转运的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61920.X | 申请日: | 2018-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7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昕;张磊;张远金;刘明耀;席在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15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崔佳佳;马莉华 |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转运 生物 传感器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在体外对待测物进行转运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提供一检测体系,其中,所述的检测体系包括:
一检测溶液,其中所述的检测溶液中含有一生物传感器,所述生物传感器具有一内部富集腔,以及围绕所述内部富集腔的腔体层,所述的腔体层包括多层细胞,并且所述的细胞选自下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潘氏细胞、或其组合,并且,所述生物传感器由以下方法制备:用小肠隐窝组织或细胞,将其混悬于基质胶,然后在特定细胞因子存在下培养,从而形成所述的生物传感器,其中所述特定细胞因子包括m-EGF、m-noggin和R-spondin-1;
(b)将所述检测体系与待测物和转运抑制剂进行混合,或者将所述检测体系与待测物和转运底物进行混合,从而形成第一混合溶液;
(c)任选地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进行放置一段时间t;
(d)将所述生物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混合溶液进行分离,从而获得经分离的生物传感器;和
(e)检测在所述的经分离的生物传感器的内部富集腔内的所述待测物的存在与否和/或数量,从而获得所述待测物的转运检测结果;或者检测在所述的经分离的生物传感器的内部富集腔内的所述转运底物的存在与否和/或数量,从而获得所述待测物对转运体影响的结果;
并且所述方法是对MRP2生物转运功能进行检测的方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步骤(e)中,检测在所述的经分离的生物传感器的内部富集腔内的所述转运底物的存在与否和/或数量,从而获得所述待测物的转运检测结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生物传感器是对干细胞进行定向培养而形成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待测物选自下组:小分子化合物、提取物、miRNA、或其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检测体系位于一个容器或一个孔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传感器的数量为50-100个/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体系中,所述的生物传感器的数量为10-500个/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体系中,所述的生物传感器的数量为20-200个/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体系中,所述的生物传感器的数量为50-100个/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在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所述待测物的浓度为0.001-200μM。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在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所述待测物的浓度为0.01-100μM。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在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所述待测物的浓度为0.1-50μM。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传感器具有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i)平均直径为50-200μm;
(ii)内部富集腔的大小为2×105μM3至1.5×107μM3。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平均直径为70-120μm。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内部富集腔的大小为1×106μM3至5×106μ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19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