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0158.3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6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山下嘉之;中坂幸博;村田宏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15/04 | 分类号: | F02D15/04;F02D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李智;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本体 控制装置 内燃机 压缩比 排气 可变压缩比机构 机械压缩比 燃烧室 方式控制 进气通路 进气装置 运转区域 低负荷 排出 变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200)控制的内燃机(100)具备:内燃机本体(1);可变压缩比机构(A),构成为能够变更内燃机本体(1)的机械压缩比;及进气装置(3),构成为使从内燃机本体(1)的燃烧室(11)排出的排气向内燃机本体(1)的进气通路(30)回流,控制装置(200)具备以使机械压缩比成为目标压缩比的方式控制可变压缩比机构(A)的压缩比控制部。在内燃机低负荷侧的预定的运转区域中进行排气的回流时,压缩比控制部将目标压缩比设定为比未进行排气的回流时低的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JP2003-314318A中,作为以往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公开了一种 构成为在内燃机高负荷侧降低压缩比而使排气回流,在内燃机低负荷侧升 高压缩比而使排气回流的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在内燃机负荷从在内燃机低负荷侧使排气回流的状态起进一步下降 时,为了确保燃烧的稳定性,需要使EGR阀全闭来停止排气的回流。然 而,即使在使EGR阀全闭之后,在一段时间内,残留于比EGR阀靠下游 侧的EGR通路的排气也会向各气缸导入。因而,在前述的以往的内燃机 的控制装置中,在从使排气回流的状态起停止了排气的回流时,燃烧可能会过渡性地变得不稳定。
本发明着眼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抑制在使排气的回流 停止时燃烧变得不稳定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某方案,用于对如下内燃机进行控 制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具备构成为以使机械压缩比成为目标压缩比的方式 控制可变压缩比机构的压缩比控制部,该内燃机具备:内燃机本体;可变 压缩比机构,构成为能够变更内燃机本体的机械压缩比;及进气装置,构 成为能够使从内燃机本体的燃烧室排出的排气向内燃机本体的进气通路回 流。并且压缩比控制部构成为,在内燃机低负荷侧的预定的运转区域中进行排气的回流时,将所述目标压缩比设定为比未进行排气的回流时低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案,能够抑制在停止了排气的回流时燃烧变得不稳 定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内燃机及控制内燃机的电子控制单元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内燃机的内燃机本体的剖视图。
图3是可变压缩比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A是对可变压缩比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4B是对可变压缩比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4C是对可变压缩比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根据内燃机负荷而示出某内燃机转速下的本实施方式中的 EGR气体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n和EGR非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ff的图。
图6是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比控制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基于内燃机运转状态来算出目标EGR率tRe的目标EGR 率算出映射。
图8是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比控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时 间图。
图9是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比控制的内容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比控制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1是对EGR气体非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ff的修正方法进行说 明的图。
图12是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比控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时 间图。
图13是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比控制进行说明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01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