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科用骨钉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7989.5 | 申请日: | 2018-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2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周传利;郭建伟;许德荣;潘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B24B23/02 | 分类号: | B24B23/02;B24B9/04;B24B47/12;B24B47/26;B08B1/04;B08B13/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徐佳慧 |
地址: | 266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用骨钉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科用骨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外壳、输入锥盘、输出锥盘、中间锥盘、调速锥盘、摩擦辊轮、锥头辊子;所述手持外壳呈空心圆柱筒状,所述手持外壳包括分隔横板、摩擦上腔、传动下腔、底置中轴、底置转轮、主动锥齿轮、弧形侧孔、滑动推杆、推杆凸块、固定滑杆;所述调速锥盘包括固定锥架以及与所述固定锥架一一配合的旋转锥盖;所述摩擦辊轮与所述转动通孔一一对应,所述摩擦辊轮包括输出齿轮、辊轮本体;所述锥头辊子包括传动筒壳、连接插杆、锥头插块、压缩弹簧。本发明所述的骨科用骨钉处理装置,用以对骨钉侧面或者锥头进行摩擦处理,达到表面清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用骨钉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骨钉是骨科手术中用以实现内固定的结构。大多具备用以螺旋进入骨质内的螺旋杆体以及用以进行匹配的端头,所述端头具有内六角凹槽或者其他形状的凹槽,进而与电钻匹配。
骨钉通常用于连接断骨、矫正畸形等领域。通常来讲,即使通过骨钉完成骨质的连接,但受限于现有材料的硬度和刚度有限,容易发生骨钉脱落、折断、变形的问题,而且大多数固定植入手术都需要在后期进行骨钉的拆除,在拆除时分析骨钉的形变有利于对各类手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比如对于形变较大的部位进行结构加强等。
然而从人体中取出的骨钉在拆除时难免携带骨质或者其他组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对骨钉表面进行清理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骨科用骨钉处理装置,用以对骨钉侧面或者锥头进行摩擦处理,去除骨钉表面的骨质或者其他组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骨科用骨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外壳、输入锥盘、输出锥盘、中间锥盘、调速锥盘、摩擦辊轮、锥头辊子;
所述手持外壳呈空心圆柱筒状,所述手持外壳包括:
分隔横板,位于所述手持外壳内腔,所述分隔横板中部下端设有中置盲孔,所述分隔横板还周向均布有至少三只转动通孔;
摩擦上腔,位于所述分隔横板上方,所述摩擦上腔上端面中央设有骨钉入口;
传动下腔,位于所述分隔横板下方,所述传动下腔包括:
底置中轴,设在所述传动下腔下端面中部,所述底置中轴上端插入所述中置盲孔内并膨大成型有限位端头;
底置转轮,设有一对,一对底置转轮通过转轴对称式设在传动下腔左、右两侧,所述底置转轮下沿穿过所述传动下腔下端面设置;
主动锥齿轮,同轴设在位于左侧的底置转轮右端面;
弧形侧孔,设在所述传动下腔圆周侧壁左半部分;
滑动推杆,沿纵向设在所述传动下腔内壁左侧;
推杆凸块,设在所述滑动推杆外侧并穿过所述弧形侧孔设置;
固定滑杆,沿纵向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下腔内壁右侧;
所述输入锥盘包括:
输入套筒,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底置中轴下半部分;
从动锥齿轮,设在所述输入套筒下端,与所述主动锥齿轮传动连接;
输入盘体,设在所述输入套筒上端,呈上窄下宽的空心锥筒状;
所述输出锥盘包括:
输出套筒,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底置中轴上半部分;
输出盘体,设在所述输出套筒下端,呈上窄下宽的空心锥筒状;
输入齿轮,同轴设在所述输出盘体上端面圆周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79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