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科用骨钉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7989.5 | 申请日: | 2018-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2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周传利;郭建伟;许德荣;潘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B24B23/02 | 分类号: | B24B23/02;B24B9/04;B24B47/12;B24B47/26;B08B1/04;B08B13/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徐佳慧 |
地址: | 266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用骨钉 处理 装置 | ||
1.一种骨科用骨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外壳(1)、输入锥盘(2)、输出锥盘(3)、中间锥盘(4)、调速锥盘(5)、摩擦辊轮(6)、锥头辊子(7);
所述手持外壳(1)呈空心圆柱筒状,所述手持外壳(1)包括:
分隔横板(11),位于所述手持外壳(1)内腔,所述分隔横板(11)中部下端设有中置盲孔(11a),所述分隔横板(11)还周向均布有至少三只转动通孔(11b);
摩擦上腔(12),位于所述分隔横板(11)上方,所述摩擦上腔(12)上端面中央设有骨钉入口(12a);
传动下腔(13),位于所述分隔横板(11)下方,所述传动下腔(13)包括:
底置中轴(13a),设在所述传动下腔(13)下端面中部,所述底置中轴(13a)上端插入所述中置盲孔(11a)内并膨大成型有限位端头;
底置转轮(13b),设有一对,一对底置转轮(13b)通过转轴对称式设在传动下腔(13)左、右两侧,所述底置转轮(13b)下沿穿过所述传动下腔(13)下端面设置;
主动锥齿轮(13c),同轴设在位于左侧的底置转轮(13b)右端面;
弧形侧孔(13d),设在所述传动下腔(13)圆周侧壁左半部分;
滑动推杆(13e),沿纵向设在所述传动下腔(13)内壁左侧;
推杆凸块(13f),设在所述滑动推杆(13e)外侧并穿过所述弧形侧孔(13d)设置;
固定滑杆(13g),沿纵向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下腔(13)内壁右侧;
所述输入锥盘(2)包括:
输入套筒(21),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底置中轴(13a)下半部分;
从动锥齿轮(22),设在所述输入套筒(21)下端,与所述主动锥齿轮(13c)传动连接;
输入盘体(23),设在所述输入套筒(21)上端,呈上窄下宽的空心锥筒状;
所述输出锥盘(3)包括:
输出套筒(31),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底置中轴(13a)上半部分;
输出盘体(32),设在所述输出套筒(31)下端,呈上窄下宽的空心锥筒状;
输入齿轮(33),同轴设在所述输出盘体(32)上端面圆周外壁;
所述中间锥盘(4)设有至少一只,所述中间锥盘(4)呈上窄下宽的空心锥筒状,所述中间锥盘(4)设在所述底置中轴(13a)上,所述中间锥盘(4)位于输入锥盘(2)与输出锥盘(3)之间;
所述调速锥盘(5)包括固定锥架(51)以及与所述固定锥架(51)一一配合的旋转锥盖(52);
所述固定锥架(51)包括:
滑动锥环(51a),套设在所述底置中轴(13a)上;
矩形伞骨(51b),周向均布在所述滑动锥环(51a)外沿,所述矩形伞骨(51b)呈上窄下宽的伞状分布,所述矩形伞骨(51b)横截面呈矩形;
滑动球体(51c),与所述矩形伞骨(51b)一一对应并可滑动的插设在对应的矩形伞骨(51b)上,所述滑动球体(51c)以矩形伞骨(51b)为轴心成型有一圈环形的转动凹槽;
转动套环(51d),可转动的设在所述滑动球体(51c)的转动凹槽内,所述转动套环(51d)外径小于所述滑动球体(51c)球径;
切割平面(51e),设有一对,所述滑动球体(51c)上方、下方分别成型有切割平面(51e),使得所述转动套环(51d)上沿、下沿凸出设置在对应的切割平面(51e)外;
第一插耳(51f),设在位于右侧的矩形伞骨(51b)止端,与固定滑杆(13g)插接配合;
所述旋转锥盖(52)包括:
锥盖本体(52a),套设在底置中轴(13a)上,位于对应的固定锥架(51)上方;
调速斜槽(52b),周向均布在所述锥盖本体(52a)上,所述调速斜槽(52b)与所述滑动球体(51c)一一插接对应;
第二插耳(52c),设在所述锥盖本体(52a)下沿左侧,所述第二插耳(52c)与所述滑动推杆(13e)插接配合;
所述输入锥盘(2)与中间锥盘(4)之间、相邻中间锥盘(4)之间、所述中间锥盘(4)与输出锥盘(3)之间分别设有调速锥盘(5),所述调速锥盘(5)通过转动套环(51d)实现所述输入锥盘(2)与中间锥盘(4)之间、相邻中间锥盘(4)之间、所述中间锥盘(4)与输出锥盘(3)之间的传动连接;
所述摩擦辊轮(6)与所述转动通孔(11b)一一对应,所述摩擦辊轮(6)包括可转动插设在所述转动通孔(11b)内并与所述输入齿轮(33)传动连接的输出齿轮(61)、设在所述输出齿轮(61)上端的辊轮本体(62);
所述锥头辊子(7)包括:
传动筒壳(71),呈下端开口的空心筒状,设在所述中置盲孔(11a)内,位于所述底置中轴(13a)上端;
连接插杆(72),设在传动筒壳(71)上方,穿过所述中置盲孔(11a)插入摩擦上腔(12);
锥头插块(73),设在所述连接插杆(72)上,所述锥头插块(73)上端设有锥形凹槽;
压缩弹簧(74),套在连接插杆(72)上,位于锥头插块(73)与分隔横板(1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798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