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心火龙果发酵液、红心火龙果酵素及保健饮品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57399.2 | 申请日: | 2018-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2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凤婷;顾政;普瑞雪;黄伟达;吴奇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合庆火龙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市火龙果研究所;上海合庆火龙果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33/12;A23L33/26;A23L2/52;A23L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进 |
地址: | 20012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心火龙果 酵素 发酵液 保健饮品 短链脂肪酸 肠胃粘膜 基因表达 黏膜细胞 肠胃 富含 肠道菌群环境 低聚半乳糖 降血糖作用 双歧杆菌属 保健功效 定向发酵 定向筛选 辅助治疗 基础代谢 健康食品 拟杆菌属 人体吸收 润肠通便 修复 大肠癌 发酵剂 胃溃疡 真杆菌 调控 易被 微生物 发酵 过滤 调配 预防 | ||
一种红心火龙果发酵液、红心火龙果酵素及保健饮品,涉及具有保健功效的健康食品领域。红心火龙果发酵液以功能为导向,定向筛选出富含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真杆菌属的微生物组合发酵剂,采用三步定向发酵法发酵过滤得到,含有具有调控肠胃黏膜细胞基因表达、修复肠胃粘膜功能的短链脂肪酸。红心火龙果酵素主要是由富含短链脂肪酸的红心火龙果发酵液和功能性低聚半乳糖调配得到,该红心火龙果酵素易被人体吸收,功效全面,经济价值高。保健饮品具有调控肠胃黏膜细胞基因表达、修复肠胃粘膜、辅助治疗胃溃疡;润肠通便、调节肠道菌群环境;预防大肠癌;提高人体基础代谢、降血糖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保健功效的健康食品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红心火龙果发酵液、红心火龙果酵素及保健饮品。
背景技术
低聚半乳糖(GOS)是一种具有天然属性的功能性低聚糖,其分子结构一般是在半乳糖或葡萄糖分子上连接1~7个半乳糖基,甜度为蔗糖的20%~40%,溶解性好,热量低,具有较强的耐酸性、耐热性,适合用于pH较低的食品中。低聚半乳糖(GOS)是人体肠内青春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唾液乳杆菌等8大有益菌极好的营养源和有效的增殖因子,可以改善人体肠道微生态环境,研究还发现低聚半乳糖能促进肠粘膜修复、促进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调节脂类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癌症发病率,特别是在胃肠道疾病领域的应用中已取得诸多成效[1][2]。在现代社会亚健康、免疫力低下、肠胃功能紊乱、基础代谢功能障碍的大背景下,低聚半乳糖因其多种有益作用,现已广泛用在婴幼儿食品、糖果、发酵型乳制品、饮料和临床营养食品、酒类、焙烤食品、冷冻甜品中。
短链脂肪酸(SCFA),也称挥发性脂肪酸,根据碳原子数中碳原子的多少,把碳原子数为1~6的有机脂肪酸称为短链脂肪酸。人体内短链脂肪酸的补充来源于外界摄入及肠道内厌氧菌酵解生成。短链脂肪酸具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促进结肠上皮细胞增殖与粘膜生长、调节肠免疫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功能、抗炎、抗肿瘤及调控基因表达等功效。已有成千上万篇学术杂志及临床医学杂志描述了短链脂肪酸的多种保健功效及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实用临床医学《短链脂肪酸的再认识》一文中描述了短链脂肪酸与白细胞粘附分子、癌细胞分化凋亡之间的作用关系,阐述了短链脂肪酸在溃疡性结肠炎、肠道炎症疾病、结肠癌、肝癌、胶质癌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前景[3]。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三届年会《短链脂肪酸功效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中阐述了短链脂肪酸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功能,调控回肠、结肠基因表达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4]。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酵素都是以低聚半乳糖为配料,低聚半乳糖进入人体后只能被乳酸杆A菌利用,相比低聚半乳糖,耐酸性、耐热性较差,机体内可利用的菌较单一。此外,市场上酵素的宣传功效泛泛而谈,包治百病,酵素产品功效成分不明确,短链脂肪酸的好处未被认识、强化,产品特点不鲜明,酵素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更有甚者,为追求显著功效,造成消费者腹泻、体重反弹及其他不适症状,导致消费者对酵素产品信任度降低,提升酵素复购率难。
酵素俗称“酶”,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酵素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出现在日本市场,但发展一直很慢,直到2011 年水果酵素对健康的好处才被大家重新认识,这才成全了酵素市场的快速发展,但随之也带来很多市场问题,诸如市场酵素产品功效不明确,酵素功效被过分夸大,酵素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酵素市场消费者信任度低等。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酵素均宣称为酶,但其实酶是不能通过口服被人体摄入补充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合庆火龙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市火龙果研究所;上海合庆火龙果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合庆火龙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市火龙果研究所;上海合庆火龙果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7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葡萄树伤流液稳定性的方法
- 下一篇:红心火龙果酵素、制备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