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性化学镍老化液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55405.0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5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才;丁武龙;刘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迪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3C18/32;C22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络 电驱动膜 镍络合物 镍离子 酸性化学 稳定络合 副产物 老化液 离子 高级氧化处理 有机物溶液 次磷酸根 高纯度镍 离子溶液 浓缩处理 亚磷酸根 直接提供 淡化液 混合液 零排放 钠离子 氧化型 阴离子 镀镍 淡化 浓缩 回收 清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酸性化学镍老化液的处理方法,通过第一特种电驱动膜装置淡化分离以稳定络合形态存在的镍络合物,并且同时浓缩钠离子、亚磷酸根及次磷酸根等副产物离子;接着,向含有以稳定络合形态存在的镍络合物的淡化液中添加破络剂,使得镍络合物破络形成镍离子,再将该破络后的混合液通入至第二特种电驱动膜装置中对镍离子进行浓缩处理,得到含有高纯度镍离子的溶液;此外,本发明还采用非氧化型破络剂,实现了破络处理的同时还额外地直接提供镀镍所需阴离子;本发明还对第一特种电驱动膜装置的副产物离子溶液以及第二特种电驱动膜装置的有机物溶液进行高级氧化处理,实现了镍离子的清洁回收以及零排放,具有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污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酸性化学镍老化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镀镍是利用还原剂与镍离子的自催化反应,在具有催化活性的镀件表面形成Ni-P非晶镀层的表面处理技术。化学镀镍中常以硫酸镍和氯化镍作为镍源,以次磷酸钠作为还原剂和磷源。同时,为防止产生氢氧化镍和亚磷酸镍沉淀,往往需要加入一定的络合剂和缓冲剂等有机助剂。随着化学镀镍时间的不断延长,溶液中有效成分镍离子和次磷酸根离子等逐渐被消耗,而副产物亚磷酸根离子、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等不断累积,最终导致镀液老化至无法继续使用,产生含高浓度镍和次磷酸根的酸性老化液。由于老化液还存在一定量络合剂和缓冲剂等有机助剂,镍通常以稳定络合物的形式存在,致使老化液处理困难,许多企业将化学镍老化液作为危废进行处理。为减少危废处理量,工业上常通过将老化液通入MVR废水蒸发浓缩系统进行浓缩结晶处理。然而化学镍老化液中有机物浓度非常高(COD:40~90 g/L),部分有机络合剂还与镍结合形成稳定络合物,导致蒸发浓缩系统中浓缩液呈粘稠状,无法产生结晶,浓缩液也无法进行后续处理。
特种电驱动膜装置是一种基于离子选择透过性交换膜的新兴膜分离技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溶液中的阴阳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进行定向迁移,从而实现溶液中荷电离子与有机物的分离。采用特种电驱动膜法处理化学镍老化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化液中的有机物和荷电离子(如次磷酸根和亚磷酸根)进行分离。然而含镍络合物不显电性,经特种电驱动膜处理后仍留存于有机物溶液中。因此,亟需一种可以彻底分离化学镍老化液中有机物和镍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酸性化学镍老化液的处理方法。
为此,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酸性化学镍老化液的处理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将酸性化学镍老化液作为原料液通入至第一特种电驱动膜装置的淡化室中,得到的淡化液中含有以稳定络合形态存在的镍络合物,将淡水通入至第一特种电驱动膜装置的浓缩室中,得到的浓缩液中含有钠离子、亚磷酸根及次磷酸根等副产物离子;
(2)向第一特种电驱动膜装置所得到的淡化液中添加破络剂进行破络处理;
(3)将经破络剂破络处理后的淡化液通入至第二特种电驱动膜装置的淡化室中,得到的淡化液为高浓度有机物溶液,将淡水通入第二特种电驱动膜装置的浓缩室中,得到的浓缩液中含有高纯度的镍离子;
(4)将第二特种电驱动膜装置所得到的浓缩液回用于电镀槽。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优选地,所述酸性化学镍老化液的处理方法还包括:将第一特种电驱动膜装置的浓缩液和第二特种电驱动膜装置的淡化液混合,并进行高级氧化处理。
优选地,所述酸性化学镍老化液的处理方法还包括:将第二特种电驱动膜装置所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后续提纯并得到高纯度的镍盐晶体,再回用于电镀槽。
优选地,所述后续提纯处理可选用但不限于使用蒸发处理和冷冻结晶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迪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迪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5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锌粉置换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铁厂含锌尘泥分离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