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式DCT的离合器表面温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50319.0 | 申请日: | 2018-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1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银;余盼霞;刘波;杨志斌;王鑫;张学勇;司彦涛;李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63/40;F16D13/5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唐锡娇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表面 第一离合器 发动机转速 离合器总成 离合器 变速器油 润滑流量 湿式 挡位信号 位置信号 主油路 拔叉 | ||
1.一种湿式DCT的离合器表面温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变速器油温、发动机转速、拔叉位置信号、挡位信号,获取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和主油路压力;
根据变速器油温、发动机转速、拔叉位置信号、挡位信号、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和主油路压力,计算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
根据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一热阻系数表,获得第一热阻系数,根据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一热容系数表,获得第一热容系数;利用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一热阻系数、第一热容系数进行迭代温升计算,得到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将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与变速器油温叠加,得到第一离合器表面温度;
根据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二热阻系数表,获得第二热阻系数,根据发动机转速查询第二热容系数表,获得第二热容系数;利用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热阻系数、第二热容系数进行迭代温升计算,得到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将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的温升值与变速器油温叠加,得到第二离合器表面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DCT的离合器表面温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阻系数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与第一热阻系数的对应关系表;
所述第一热容系数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发动机转速与第一热容系数的对应关系表;
所述第二热阻系数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流入离合器总成的实际润滑流量、发动机转速与第二热阻系数的对应关系表;
所述第二热容系数表为通过变速器负载台架测试标定的发动机转速与第二热容系数的对应关系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式DCT的离合器表面温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的方法为:
采集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变速器第一输入轴转速、变速器第二输入轴转速;
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变速器第一输入轴转速,计算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变速器第二输入轴转速,计算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
根据所述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和发动机转速,计算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
根据所述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和发动机转速,计算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
根据所述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计算第一离合器的滑摩功率;根据所述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计算第二离合器的滑摩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式DCT的离合器表面温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的计算方法为:
第一步、将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减去第一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得到第一离合器传扭压力;
第二步、利用发动机转速、第一离合器实际压力对第一离合器传扭压力进行离心补偿,得到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
第三步、利用第一基础PT关系曲线将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转换为第一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
第四步、利用第一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第一离合器计算压力对第一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进行滑摩补偿,得到第一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
所述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的计算方法为:
第一步、将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减去第二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得到第二离合器传扭压力;
第二步、利用发动机转速、第二离合器实际压力对第二离合器传扭压力进行离心补偿,得到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
第三步、利用第二基础PT关系曲线将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转换为第二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
第四步、利用第二离合器的滑摩转速差、第二离合器计算压力对第二离合器基础传递扭矩进行滑摩补偿,得到第二离合器实际传递扭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03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