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重复利用高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7615.7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1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刚;何伟仁;张建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刚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D17/022;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朱亲林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油海绵 海绵 纤维海绵 可重复 制备 纳米纤维 亲油改性 放入 发酵 聚乙烯 聚二甲基硅氧烷 应用前景广阔 海泡石纤维 界面结合力 分散浆料 混合分散 浆料混合 磷酸溶液 芦苇粉末 内孔表面 物质混合 吸油材料 液体冲刷 重复利用 海泡石 酵母粉 木质素 内表面 掺入 抽滤 改性 鸡油 铜膜 芦苇 损伤 自制 体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高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海泡石与磷酸溶液混合分散得到活化石浆,将自制纳米纤维放入活化石浆中,经抽滤得到木石纤维海绵,以芦苇为原料,将干燥后的芦苇粉末与纳米纤维海绵浆料混合,得到分散浆料,将木石纤维海绵、聚二甲基硅氧烷、鸡油、酵母粉、水等物质混合放入发酵罐中,经过发酵改性,得到亲油改性海绵,最后在亲油改性海绵内孔表面镀一层铜膜得到可重复利用高吸油海绵,本发明在温度为160~200℃下将木石纤维海绵掺入聚乙烯熔体内,增强了木质素与海泡石纤维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减弱海绵内表面受液体冲刷时的损伤,使吸油海绵可以重复利用,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高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活动不断对水资源造成污染,严重威胁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近年来,原油泄漏和工业污水的排放对海洋和水域生态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泄漏出的油污漂浮于水面,极易扩散并形成一层油膜或油水乳液,隔绝水体与空气,致使水中氧气含量降低,因而导致海洋生物的大面积死亡。另一方面,油污中往往存在众多有毒、有害物质,如苯并芘、重金属离子等,它们可通过层层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危害生命健康安全。据统计,每天全球有近千万吨的油类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污染环境。因此,必须及时清除泄漏到水体中的油污,否则将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相比于化学燃烧、生物降解等处理方式,物理吸附法因处理过程效率高、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且回收后的油污经过处理后可二次利用等优势,被证明是一种较为经济、有效的方法。目前,研究较多的除油方法是吸附材料法,即利用材料的亲油性能,将油污吸附于材料内部并作为临时储存油污的容器,然后将吸附油污后的材料进行脱附处理即可分离出油污。传统的吸油材料包括无机材料、天然有机材料、有机合成材料等,但往往选择性差,吸附效率低,因此不能满足资源环境治理要求,从而越来越多的新型吸油材料应运而生。
其中,海绵这一常见而又便宜的材料自然受到了大家的瞩目,成为吸油材料研究领域的新热点,这主要是因为海绵本身具有丰富的三维空隙,能够储存大量的油。但海绵一般没有油水选择性,因此不能直接使用。需要通过一定的材料改性,可以让海绵在保持较高吸油倍率的同时,具有油水选择性,即只吸油不吸水。目前已报道的吸油海绵还存在吸油性能差、机械性能差、重复利用率低等问题。
因此,研制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性能问题的吸油海绵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在石油泄漏中,吸油海绵用于分离油水混合液时,吸油倍率低,受油水冲刷后吸油海绵内孔隙易受损伤,导致其重复利用率低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重复利用高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重复利用高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取200~250g海泡石,置于磨石机中研磨,过筛得到海泡石粉,向塑料盆中加入400~500mL磷酸溶液,将海泡石粉倒入塑料盆中,搅拌分散,得到海泡石悬浮液,向海泡石悬浮液通入8~10L的氨气,得到活化石浆;
(2)将40~50gβ-环糊精、12~15g氢氧化钠和200~300mL蒸馏水加入四口烧瓶中,对四口烧瓶水浴加热升温,启动搅拌器,将60~75mL E-51型环氧树脂的二甲基亚砜溶液装入恒压滴液漏斗中,用恒压滴液漏斗向四口烧瓶中滴加E-51型环氧树脂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保温反应,得到反应产物;
(3)用无水乙醇洗涤上述反应产物3~5次,再将洗涤后的反应产物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白色粉末即为纳米纤维海绵,将40~50g纳米纤维海绵放入200~220mL活化石浆中,搅拌分散后得到纳米纤维海绵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刚,未经吴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76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