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可降解的防移位食管支架及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37364.2 | 申请日: | 2018-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9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聪儿;韩光亭;张元明;刘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F2/90 | 分类号: | A61F2/90 |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申传晓 |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环 支架主体 食管支架 支架 制备 生物可降解纤维 菱形网状结构 生物可降解 轴向顺应性 食管 防移位 移位 径向支撑力 反向配置 蠕动 喇叭形 配置的 单丝 正向 植入 中段 对称 穿过 赋予 | ||
1.一种生物可降解的防移位食管支架的制备方法,生物可降解的防移位食管支架包括正向配置的第一V圆形环、对称反向配置的第二V圆形环以及中段菱形网状结构的支架主体,第一V圆形环的尾部通过生物可降解纤维连接在支架主体的对应端,第二V圆形环的尾部通过生物可降解纤维连接在支架主体的相应端,第一V圆形环、支架主体与第二V圆形环形成与人体食管相适配的食管支架,食管支架由一根单丝穿过对应处使第一V圆形环、支架主体与第二V圆形环连接在一起;第一V圆形环与第二V圆形环结构相同,V圆形环为喇叭形结构,尖端部的内径为16mm-17mm,尾部的内径为17mm-18mm,尖端部与尾部的内径差值为1mm-1.5mm,V圆形环的长度为20mm-30mm;
生物可降解纤维为聚乙丙交酯单丝或聚对二氧杂环己酮单丝,其单丝直径范围为0.23mm-0.36mm;
支架主体为圆柱形结构,内径为16mm-17mm,长度为30mm-40mm;
第一V圆形环与支架主体的连接处、第二V圆形环与支架主体的连接处均由相应生物可降解纤维形成连接区,该连接区宽度为3mm-5mm;
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用直径为0.23mm-0.36mm的生物可降解纤维与手术缝合针固定;
B、选用两个小头直径为16mm-17mm、大头直径为17mm-18mm、长度为30mm-40mm的金属圆台模具,金属圆台模具的小头端设置有外螺纹,在金属圆台模具外表面同一径向均匀分布多个直径为0.6mm的第一小孔,第一小孔呈两排布置,两排第一小孔交错布置,在第一小孔内插入0.5mm直径×5mm长度的金属销钉,将步骤A中的生物可降解纤维按上下缠绕的方式分别形成第一V圆形环与第二V圆形环;
C、选用一个直径为16mm-17mm、长度40mm-50mm的金属圆柱体模具,金属圆柱体模具两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在金属圆柱体模具外表面同一径向均匀分布有六个直径为0.6mm的第二小孔,第二小孔呈两排布置,两排第二小孔为对齐式布置,在小孔内插入0.5mm直径×5mm长度的金属销钉,将步骤A中的生物可降解纤维按交叉方式缠绕形成中段菱形网状结构;
D、将步骤B中的两个金属圆台模具分别布置在步骤C中的金属圆柱体模具的对应端,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拧合在一起,通过步骤A中的生物可降解纤维将第一V圆形环、支架主体、第二V圆形环形成一体式结构,组合成三段式食管支架;
将三段式食管支架进行热定形,定形温度为95℃-110℃,定形时间为30分钟-60分钟;
待自然冷却后,将金属圆台模具与金属圆柱体模具拆开,从金属圆柱体模具表面取下缠绕的支架,经环氧乙烷消毒、抽真空包装后得到防移位食管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73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