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模块化船舶助浮适航设施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6556.1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7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渊;郭瑀宸;彭云;王盛华;母宝颖;郑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43/14 | 分类号: | B63B43/14;B63B43/0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潘迅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模块化 船舶 适航 设施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模块化船舶助浮适航结构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化船舶助浮适航结构设施包括浮舱结构(1)、气囊平衡结构(2)和柔性管状锁链结构(3);
所述的浮舱结构(1)中的浮舱(4)内设有浮舱夹层(13),带有压缩空气的电子充气泵(5)设置在浮舱夹层(13)内部,浮舱夹层(13)预设自动气阀(7)和电控排气孔(16),压缩气体管道(6)两端分别连接电子充气泵(5)与自动气阀(7);所述的浮舱(4)内部还设置有电子水泵(8)和电控水阀(9);
所述的气囊平衡结构(2)包括两个气囊(17)、气囊阀门(18);所述的气囊(17)端部设有埋入式的气囊阀门(18),气囊阀门(18)与配套的充气设备相连;气囊(17)侧面各设置有上下两个气囊固定搭扣(19),用于与柔性管状锁链(20)连接,气囊(17)通过柔性管状锁链(20)固定在船舷两侧后进行充气能够维持船舶两侧稳定性;
所述的柔性管状锁链结构(3)包括柔性管状锁链(20)、锁链固定底座(15);所述的锁链固定底座(15)设置在浮舱(4)左右两端;所述的柔性管状锁链(20)一端与船舷连接,另一端与锁链固定底座(15)相连,柔性管状锁链(20)的管道用于引出供电线缆(11),供电线缆(11)一端绕在位于浮舱夹层(13)内部两侧的电缆卷轴(10)上,与浮舱(4)内部微控室(14)相联通,另一端穿过柔性管状锁链(20),并在端部设有插头(12),与供电设备相连。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船舶助浮适航结构设施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一、将柔性管状锁链(20)固定于船体两侧的两艘拖轮上,并插上插头(12)进行供电;
二、由拖轮将该设施拖到指定下水位置进行下水操作,下水过程中,自动气阀(7)、电控水阀(9)和电控排气孔(16)均打开,电子水泵(8)将水吸入浮舱(4),浮舱(4)开始下降;
三、待浮舱(4)下沉到指定位置后,关闭自动气阀(7)、电控水阀(9)和电控排气孔(16);拖轮同时启动将该设施拖至指定起浮位置后,将柔性管状锁链(20)上端与船舷相连,并将供电线缆(11)拉出,使插头(12)插入船体插座中进行供电;柔性管状锁链(20)与船舷相连后,气囊平衡结构(2)中与气囊阀门(18)配套的充气设备对气囊(17)进行充气,减少侧翻风险;
四、同时打开电控水阀(9)、自动气阀(7)和电子充气泵(5),电子充气泵(5)进行充气排水,待水排尽后,关闭电控水阀(9)、自动气阀(7)和电子充气泵(5),浮舱(4)上浮,从下方抬起船身,减少船舶吃水,便于船舶进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65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浮力再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内排水柱形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