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行星排多模混合动力汽车动力驱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33237.5 | 申请日: | 2018-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4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辉;苏炎召;苏岭;秦大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K6/365 | 分类号: | B60K6/365;B60K6/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彭秀丽 |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行 星排多模 混合 动力 汽车 驱动 系统 | ||
1.一种双行星排多模混合动力汽车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制动器(4);
动力源,包括第一动力源(1)、第二动力源(11)和第三动力源(14);
第一行星排驱动装置,包括齿圈(7)、第一行星架(5)、第一太阳轮(22)及与所述的第一太阳轮(22)和齿圈(7)啮合的第一行星轮(6);所述第一行星架(5)通过第一离合器(20)与所述第一太阳轮(22)形成离合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轮(22)通过第三传动轴(13)与所述第三动力源(14)连接,所述第一动力源(1)依次通过第一传动轴(2)、扭转减振器(3)、第四传动轴(23)与所述的第一行星架(5)连接,所述制动器(4)设置于所述第四传动轴(23)上;
第二行星排驱动装置,包括第二行星架(19)、第二太阳轮(21)及与所述第二太阳轮(21)和齿圈(7)啮合的第二行星轮(8);所述第二行星架(19)通过减速装置与动力输出轴(18)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轮(21)通过第二传动轴(12)与所述第二动力源(11)连接,所述齿圈(7)通过第二离合器(9)与所述第二行星架(19)形成离合连接;
控制器,与所述的第一离合器(20)、第二离合器(9)、制动器(4)和动力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行星排多模混合动力汽车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7)包括第一齿圈(7a)和第二齿圈(7b),所述第一齿圈(7a)与所述的第二行星架(19)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18)通过所述减速装置与所述第二齿圈(7b)连接,且所述第二齿圈(7b)通过第二离合器(9)与所述第二行星架(19)形成离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行星排多模混合动力汽车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7)包括第一齿圈(7a)和第二齿圈(7b),所述动力输出轴(18)通过所述减速装置与所述第二齿圈(7b)连接,所述第二齿圈(7b)通过第二离合器(9)与所述第二行星架(19)形成离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架(19)与第一行星架(5)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轴(23)与所述第一齿圈(7a)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行星排多模混合动力汽车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行星轮(6)与所述第二行星轮(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行星排多模混合动力汽车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7)包括第一齿圈(7a)和第二齿圈(7b),所述第一行星架(5)与所述第二齿圈(7b)连接,所述第一齿圈(7a)与所述第四传动轴(23)连接,且所述第一行星架(5)与所述第一传动轴(2)中断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双行星排多模混合动力汽车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器对所述的制动器(4)、第一离合器(20)和第二离合器(9)进行单独或组合离合控制,控制所述系统处于纯电动模式、串联模式、E-CVT混合驱动模式和并联混合驱动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行星排多模混合动力汽车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模式为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制动器(4)处于结合状态,同时控制所述的第一离合器(20)和第二离合器(9)处于分离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行星排多模混合动力汽车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CVT混合驱动模式包括输入功率分流模式、复合功率分流模式和输出功率分流模式;
所述输出功率分流模式为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的第一离合器(20)处于结合状态,同时控制所述的第二离合器(9)和制动器(4)处于分离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行星排多模混合动力汽车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混合驱动模式为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的第一离合器(20)和第二离合器(9)处于结合状态,同时控制所述制动器(8)处于分离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行星排多模混合动力汽车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减速齿轮机构(15)、差速器(16)和主减速齿轮(17),所述差速器(16)分别连接所述的减速齿轮机构(15)和主减速齿轮(17),且与所述的动力输出轴(18)连接,所述减速齿轮机构(15)与所述第二行星架(19)上的同步齿轮(10)啮合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32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0K 车辆动力装置或传动装置的布置或安装;两个以上不同的原动机的布置或安装;辅助驱动装置;车辆用仪表或仪表板;与车辆动力装置的冷却、进气、排气或燃料供给结合的布置
B60K6-00 用于共用或通用动力装置的多个不同原动机的布置或安装,例如具有电动机和内燃机的混合动力系统
B60K6-08 . 包括燃机以及机械或流体能量储存装置的原动机
B60K6-20 . 包括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原动机,例如HEVs
B60K6-22 ..以专门适用于HEVs的设备、部件或装置为特征的
B60K6-42 ..以混合电动车辆的体系结构为特征的
B60K6-50 ..以传动单元的类型或布置为特征的动力传动系统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