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材制造的方法、装置、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制造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2893.3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0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胡婷萍;高丽敏;杨海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393 | 分类号: | B29C64/393;B33Y50/02;G01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221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积层 红外热像 制造设备 制造 存储介质 控制装置 零件缺陷 缺陷部位 制造系统 相似度 图像 修复 指令 实时检测 制造过程 预设 输出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增材制造的方法、装置、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制造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用于零件增材制造的当前堆积层数,并将当前堆积层数输出给增材制造设备;当检测到增材制造设备制造出当前堆积层数对应的零件部分时,获取零件部分的红外热像图像;如果红外热像图像与零件部分的预设红外热像图像的相似度大于等于零件缺陷阈值,则将两者相同的部位作为缺陷部位,并根据缺陷部位的差距生成零件部分的修复指令,并将修复指令发送给增材制造设备;如果两者相似度小于零件缺陷阈值,则继续获取用户输入的增材制造的下一堆积层数,并完成后续增材制造过程,直至不再获取到用户输入的所述零件的堆积层数为止。实现了缺陷实时检测及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增材制造的方法、装置、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制造系统。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是先进制造领域正在蓬勃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其是借助三维数字模型设计,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电子束等方法将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或细胞组织等特殊材料进行逐层堆积黏结,最终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零件的技术。增材制造是依据三维模型数据将材料连接制作成实体的过程,相对于减法制造,它通常是逐层累加的过程。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增材制造技术具有柔性高、无模具、周期短、不受零件结构和材料限制等一系列优点。但是,在上述过程中,仍然可能出现制造出的实体零件存在缺陷,而为了保证制造出的实体零件质量符合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检测以及当质量不符合要求时进行相应的修复。
针对现有增材制造实体零件的缺陷检测,主要采用的是制造完成后对整个零件进行无损检测的方式,其中,无损检测主要包括超声检测、射线检测、工业CT检测、荧光渗透检测和红外热像检测。由于上述检测方式均是在零件成型后进行的,因此只能用来判断零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不能实时检测并及时修复缺陷。如,当零件在距离表面较深位置存在超标缺陷时,由于是成型后的检测,因此只能对零件进行报废处理,相应的,造成了材料和时间成本的增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过程监测的方式,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增材制造工艺参数的非正常变化来判定的,在制造过程中,当工艺参数没有发生非正常变化但制造工艺选取不当时,该方式将识别不出来,但制造出的零件的质量却可能存在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材制造的方法、装置、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制造系统,以实现零件在增材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实时检测并实时修复。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材制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用于零件增材制造的当前堆积层数,并将所述当前堆积层数输出给增材制造设备;
当检测到增材制造设备制造出当前堆积层数对应的零件部分时,获取零件部分的红外热像图像;
如果红外热像图像与零件部分的预设红外热像图像的相似度大于等于零件缺陷阈值,则将红外热像图像与预设红外热像图像相同的部位作为缺陷部位,并根据所述红外热像图像上缺陷部位与所述预设红外热像图像对应部位的差距生成所述零件部分的修复指令,并将所述修复指令发送给所述增材制造设备;
如果所述红外热像图像与所述零件部分的预设红外热像图像的相似度小于零件缺陷阈值,则继续获取用户输入的增材制造的下一堆积层数,并完成后续增材制造过程,直至不再获取到用户输入的所述零件的堆积层数为止。
进一步的,所述当检测到所述增材制造设备制造出所述当前堆积层数对应的零件部分时,获取所述零件部分的红外热像图像,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增材制造设备制造出所述当前堆积层数对应的零件部分时,启动红外热像设备对所述零件部分进行扫描,根据扫描结果获取所述零件部分的红外热像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当检测到所述增材制造设备制造出所述当前堆积层数对应的零件部分时,启动红外热像设备对所述零件部分进行扫描,根据扫描结果获取所述零件部分的红外热像图像,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28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