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贴片电阻正导体印刷缺陷的视觉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8799.0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7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武;施剑锋;项国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蓝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1;G06T7/136;G01N21/8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雷仕荣 |
地址: | 31005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导体 印刷 缺陷 视觉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贴片电阻正导体印刷缺陷的视觉检测方法。主要面向贴片电阻制造工艺过程的视觉检测需求,考虑印刷环节对尺寸控制精度要求极高。本发明利用镜面反射原理改变光路,实现单一相机同时采集双面图像,同时考虑机械安装过程不可避免的误差,对基板正反面图像采用畸变校正以减少机械装置调节难度。针对正导体印刷,采用阈值分割、投影统计和形态学等方法,定位印刷浆料的覆盖范围和可能的溢出区域。针对背面剥裂线,采用边缘计算、投影统计、插值拟合等方法,计算其最佳的分割点,然后基于两次检测结果,判断印刷体是否处于剥裂线的合理范围内,并判断是否有浆料溢出等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产品视觉检测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贴片电阻制作工艺过程中的正导体印刷,尤其涉及一种贴片电阻正导体印刷缺陷的视觉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电子制造业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印刷电路板的集成度逐渐提高,贴片类元器件在整个线路板上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贴片元器件的尺寸和性能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尤其是在低功耗、小电流和低电压的高密度集成电路板上。目前最小贴片电阻尺寸在0.1mm左右,如此小的尺寸,对整个贴片元器件的生产、检测、安装等工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贴片电阻是小尺寸、高比阻、高精度电阻器,适合于表面贴装技术(SMT),已经广泛应用在计算机、通讯、军事、航天、数字和消费类电子等领域,能有效减小电子终端产品的体积和重量,并提高产品可靠性,符合未来IT产业的小型化、轻量化、高性能、多功能的发展趋势。
在制造工艺方面,贴片电阻的制造过程较为复杂,包括数十道工序,如原材料准备基片浆料丝网→正背面导体印刷(油墨印刷)→导体烧结烘干→电阻印刷→电阻体烧结→玻璃层印刷→玻璃层烧结→镭射切割→保护层印刷→保护层硬化→字码印刷→分条→端银/溅镀→端头硬化→折粒/电镀→测试→编带包装。加强中间工艺环节的质量检测,及时反馈工艺缺陷,对提高工艺水平和合格率至关重要。在整个生产过程,存在多次材料印刷,都需要严格对齐,否则极易产生偏差,如正反导体印刷和电阻印刷等。
传统的贴片元器件的质量检测主要以人工抽查为主,在各工艺环节抽样,检测工艺是否符合要求。考虑到人眼容易疲劳,经常出现误检、漏检等情况,且部分贴片元件的印刷密度较高,经常出现压线或错印的情况,仅靠肉眼难以观察,一般要在显微镜上放大观察;同时剥裂线在背面,往往导致产品观察不易,降低了抽检效率。
机器视觉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检测技术,已经运用在贴片元件相关领域,主要是贴装环节,如各类SMT机,一般采用视觉检测技术实现贴片的缺陷检测、目标定位、自动装配、贴片字码识别等,但对整个制造工艺的自动化、智能化研究甚少,相关文献报道不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面向贴片电阻制造工艺过程的视觉检测需求,考虑印刷环节对尺寸控制精度要求极高,提出一种贴片电阻基板正导体印刷缺陷的视觉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双镜面反射,减少相机的数量,降低了视觉检测系统的空间安装需求和现有流水线改造的难度;同时,通过图像畸变校正,避免了视觉系统的机械调节难度。系统通过准确的剥裂线和电阻印刷浆料的边缘计算,判断当前印刷工序是否合格,极大地减少了人工检测的强度,提高了贴片电阻制造的合格率。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步骤1.采集一张贴片电阻基片正反面图像G;
步骤2.针对图像G中正反两面子图像,通过角点畸变校正,生成新的图像G1。此时,校正后的基板正反面,分别标记为G11和G12。
步骤3.针对贴片电阻基板反面图像G12,进行图像预处理和边缘计算,生成图像GE。
步骤4.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转图像GE,计算边缘点在X轴投影的累积值P(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蓝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蓝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87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