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微污染饮用水的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分离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8009.9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5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耿安朝;廖德祥;顾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膜海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21515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末活性炭 超滤膜 室内 生物活性炭 活性炭 超滤分离 生物粉末 微污染 原水 饮用水 污染物 生物膜降解 微量有机物 表面形成 充分接触 营养物质 转盘旋转 出水泵 膜分离 生物膜 旋转式 有机物 原水泵 滤膜 吸附 去除 微生物 悬浮 抽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污染饮用水的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分离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水泵入超滤膜室内,向所述超滤膜室内投入粉末活性炭和营养物质;超滤膜室内的旋转式膜分离转盘旋转搅拌,粉末活性炭悬浮,粉末活性炭与原水中的污染物充分接触,吸附原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以粉末活性炭为载体,形成生物活性炭,生物活性炭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降解污染物;出水泵将所述超滤膜室内的水抽出。本发明能够较好的去除微量有机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是用于微污染饮用水的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分离的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迅速发展,给水体造成了新的污染,不少地区饮用水源存在微污染情况,直接影响饮用者的健康。微污染水源主要指水源受到微量有机物、氨氮等的污染。经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处理后,只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细菌,而对原水中以溶解状态存在的大量有机污染物却无能为力,出水水质难以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膜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处理领域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超滤膜的孔径小于水中的病毒、细菌、原生动物、藻类等致病微生物,能将水中的微生物几乎全部去除,但单独使用超滤时不能有效去除有机物,将其他预处理措施与超滤工艺联合使用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合理、具有吸附、生物降解和超滤膜过滤的微污染饮用水的生物粉末活炭与超滤组合工艺,该工艺能够较好的去除微量有机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微污染饮用水的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分离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 101将原水泵入超滤膜室内,向所述超滤膜室内投入粉末活性炭和营养物质;
S 102所述超滤膜室内的旋转式膜分离转盘旋转搅拌,粉末活性炭悬浮,粉末活性炭与原水中的污染物充分接触,吸附原水中的有机物;
S 103微生物以粉末活性炭为载体,形成生物活性炭,生物活性炭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降解污染物;
S 104出水泵将所述超滤膜室内的水抽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原水在超滤膜室内的停留时间为1-2h。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S 101中投入粉末活性炭的粒径为100-300目。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超滤膜室内部设有旋转式膜分离转盘,所述旋转式膜分离转盘的膜组件上安装有曝气刷,所述曝气刷对微污染水进行曝气。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旋转式膜分离转盘加载PES、PTFE、PVDF超滤膜片。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超滤膜片的孔径为0.01-0.1μm。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超滤膜室的一侧设有第一内室,所述超滤膜室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内室,所述第一内室中设有驱动电机和电控装置,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旋转式膜分离转盘旋转,所述第二内室中设有出水泵,所述出水泵将水泵出所述超滤膜室,所述电控装置与所述驱动电机、出水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超滤膜室上设有进水管和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排污管间歇排污,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电控装置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超滤膜室上设有投料口,通过所述投料口补充粉末活性炭。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膜海分离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膜海分离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80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