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微污染饮用水的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分离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8009.9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5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耿安朝;廖德祥;顾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膜海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21515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末活性炭 超滤膜 室内 生物活性炭 活性炭 超滤分离 生物粉末 微污染 原水 饮用水 污染物 生物膜降解 微量有机物 表面形成 充分接触 营养物质 转盘旋转 出水泵 膜分离 生物膜 旋转式 有机物 原水泵 滤膜 吸附 去除 微生物 悬浮 抽出 | ||
1.一种用于微污染饮用水的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分离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 101将原水泵入超滤膜室内,向所述超滤膜室内投入粉末活性炭和营养物质;
S 102所述超滤膜室内的旋转式膜分离转盘旋转搅拌,粉末活性炭悬浮,粉末活性炭与原水中的污染物充分接触,吸附原水中的有机物;
S 103微生物以粉末活性炭为载体,形成生物活性炭,生物活性炭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降解污染物;
S 104出水泵将所述超滤膜室内的水抽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污染饮用水的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分离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原水在超滤膜室内的停留时间为1-2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污染饮用水的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分离的工艺,其特征在于,S 101中投入粉末活性炭的粒径为100-300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污染饮用水的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分离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室内部设有旋转式膜分离转盘,所述旋转式膜分离转盘的膜组件上安装有曝气刷,所述曝气刷对微污染水进行曝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微污染饮用水的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分离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膜分离转盘加载PES、PTFE、PVDF超滤膜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微污染饮用水的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分离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片的孔径为0.01-0.1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污染饮用水的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分离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室的一侧设有第一内室,所述超滤膜室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内室,所述第一内室中设有驱动电机和电控装置,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旋转式膜分离转盘旋转,所述第二内室中设有出水泵,所述出水泵将水泵出所述超滤膜室,所述电控装置与所述驱动电机、出水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微污染饮用水的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分离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室上设有进水管和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排污管间歇排污,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电控装置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微污染饮用水的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分离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室上设有投料口,通过所述投料口补充粉末活性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膜海分离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膜海分离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800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