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舾装中管子单元的制造安装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7680.1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7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在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9/00 | 分类号: | B63B9/00;B63B9/06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6 | 代理人: | 杨康星 |
地址: | 3160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子 安装工艺 船舶舾装 材料利用率 设计标准化 迟延 船台 安装环境 生产效率 现场施工 中间产品 最大化 备料 船坞 内场 舾装 吊装 造船 制造 车间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船舶舾装中管子单元的制造安装工艺,主要包括划分管子单元、备料、制作管子单元、吊装等步骤。本发明的管子单元能在良好的安装环境(内场车间)下安装,形成中间产品,可减少船台、船坞现场施工量,缩短安装工期;通过事前判断安装时发生的问题,可以防止因安装时发生的问题而迟延工期的情况;便于设计标准化、改善工艺减少设计误差;最大化预舾装、提高材料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缩短造船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船舶舾装中管子单元的制造安装工艺。
背景技术
船舶制造是一项复杂的重大工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造工艺的不断提升,传统的造船方式正在逐步被现代的理念所替代。更加合理的工期计划,高效迅速的反馈对应机制,先进的制造设备和检验方法,都使得船舶制造的品质不断提升,效率不断提高。为了能继续消减船舶制造过程中的资源消耗,进一步提升效率,船舶舾装单元化亦然成为一种趋势。
管子单元模块制造作为船舶舾装模块化制造过程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好处是提前将船舶上的繁多复杂的管道设备在车间内完成,这样就可以在船舶上大面积的施工。因此采用合理的管子单元的制造安装工艺是提高管道安装的准确率、保障船舶制作的可靠性、降低船舶制作经济成本的重要途径。
发明内容
为了规范船舶生产设计,提高生产设计效率及质量,并方便用于后续新船的生产设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舾装中管子单元的制造安装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船舶舾装中管子单元的制造安装工艺,步骤如下:
A、划分管子单元:按区域划分为机舱底层区域管子单元、机舱甲板下部区域管子单元、机舱甲板上部区域管子单元、舱室加热盘管管束单元、组合件单元,确定每个单元的尺寸范围,确定每个单元所能安装的舾装件的数量;
B、备料;
C、制作管子单元:制作框架,根据管子单元所处船体的位置、斜度或甲板梁拱线型设置胎架,以搭建框架的主体,将框架的主体放置胎架上搭建,框架的主体搭建完成后在其上设置管子支架,局部补充横向支撑或斜支撑,并设置吊耳;在管子支架上布置管系,进行三度油漆涂装;
D、吊装:将制作完成的管子单元吊装至船体对应区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管子单元能在良好的安装环境(内场车间)下安装,形成中间产品,可减少船台、船坞现场施工量,缩短安装工期;通过事前判断安装时发生的问题,可以防止因安装时发生的问题而迟延工期的情况;便于设计标准化、改善工艺减少设计误差;最大化预舾装、提高材料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缩短造船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机舱底层区域管子单元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机舱甲板下部区域管子单元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机舱甲板上部区域管子单元的第一个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机舱甲板上部区域管子单元的第二个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机舱甲板上部区域管子单元的第三个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舱室加热盘管管束单元的第一个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舱室加热盘管管束单元的第二个平面示意图。
竖直框架1、支腿底部设垫板2、花纹板3、管子组4、电缆组5、通风组6、水平组合框架7、大径管8、小径管9、多蕊管托架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中的船舶舾装中管子单元的制造安装工艺,其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7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