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韧性黄铜合金电气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1991.7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9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殷世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荣林 |
主分类号: | C22C9/04 | 分类号: | C22C9/04;C22F1/08;C23C2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陈君智;戴元毅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腐蚀 韧性 黄铜 合金 电气 连接 | ||
本发明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韧性黄铜合金电气连接件。黄铜合金中各元素的含量按照质量分数比为:Cu:65.0‑68.9%,Zn:25‑26.5%,Sn:1.1‑1.5%,Al:0.8‑0.9%,Mo:0.1‑0.3%,Cr:0.2‑0.4%,Ni:0.05‑0.08%,Ti:0.05‑0.15%,Pb:0.15‑0.20%,Mn:0.04‑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合金制造过程包括配料、冶炼、牵引、轧制、退火、酸洗和水洗等步骤,该连接件经过热室压铸成型,表面经过钝化处理。该电气连接件的结构强度高,韧性好,耐低温不易断裂,并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韧性黄铜合金电气连接件。
背景技术
电工技术中常用的导电材料是铜,纯铜具有优秀的导电性能,在所有金属中仅次于银,但是铜较银的成产成本低得多,因此铜成为电气工业的主要导电材料。纯铜延展性好但是硬度较低,工业使用的铜材料主要为铜合金。最常用的铜合金为黄铜和紫铜,紫铜中铜元素含量较高,材料性质接近与纯铜,紫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极好,性质较软,常用于导线内电导体的制作。
另一种铜合金为黄铜,黄铜中添加了大量的锌元素,可以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这类合金主要用作连接件,对导线之间或导线与其他元件之间进行导电连接。但是常规的黄铜材料较紫铜材料的韧性较差,受到剪切力时容易断裂,材料在低温状态下脆性也会进一步提高,受到外力冲击时结构容易被破坏,影响使用,另外,由于黄铜本身的耐腐蚀性能并不是非常优秀,在严苛的野外环境中长期使用,也容易被氧化腐蚀。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韧性黄铜合金电气连接件,该型电气连接件的强度高,并且具有良好的韧性;表面进行处理,耐腐蚀性能也很优秀。
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韧性黄铜合金电气连接件,该连接件使用的黄铜合金中各元素的含量按照质量分数比为:Cu:65.0-68.9%,Zn:25-26.5%,Sn:1.1-1.5%,Al:0.8-0.9%,Mo:0.1-0.3%,Cr:0.2-0.4%,Ni:0.05-0.08%,Ti:0.05-0.15%,Pb:0.15-0.20%,Mn:0.04-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作为优选地,黄铜合金中各元素的含量按照质量分数比为:Cu:67.2%,Zn:25.8%,Sn:1.3%,Al:0.85%,Mo:0.2%,Cr:0.3%,Ni:0.06%,Ti:0.09%,Pb:0.17%,Mn: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进一步优选地,黄铜合金中As、P、Sb和Bi杂质的元素含量质量总和不超过0.05%。
本发明的电气连接件包括如下生产步骤:
(1)按照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比例配置原料,将原料加入到熔炉中进行冶炼,冶炼过程采用惰性气体气氛进行保护,得到相应的合金熔液。
(2)将合金熔液投入到牵引机构中,经过多次拉伸、拉停、反推操作后,从牵引机构中牵引出黄铜杆坯。
(3)将黄铜杆坯送到多机架轧机上进行连续轧制,轧制到出现直径为4-5cm,轧制速度为1.5-2.5m/s,总压缩比为2.5-3.5。
(4)对轧制后的黄铜合金线材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500-560℃,保温时间为3-4h。
(5)退火完成后的线材进行酸洗和水洗。
(6)水洗并干燥后将线材定量切割,并将切割后黄铜加热到半熔融状态,送入到压铸模具中进行热室压铸,压铸成型后进行冷却,得到所需电气连接件。
其中,步骤(1)的熔炉为感应电炉,冶炼的温度为1050-1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荣林,未经何荣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19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