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投影系统及投影方法、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1204.9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3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汪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普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9/31 | 分类号: | H04N9/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影 系统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投影系统及投影方法、存储介质,利用两个投影模组和图像处理器相结合,利用图像处理器来增大原始图像数据的行数,并配合使用两个投影模组分别读取新图像数据横向的不同部分,同时纵向投射出每个部分的新图像数据的投影图像,并且针对微投影模组投射的微投影光束利用投影转接部件进行相差预校正,最终投射出的投影图像拼接完整、形状规则、无观察像质缺陷,并且投影图像分辨率得到提高,使得每部分的投影图像纵向拼接成目标投影图像,最终输出的图像像素纵向增加了一倍,亮度增加了一倍,图像面积也横向上增加了一倍,并且提高了从图像处理过程到投射投影过程中的逻辑速度,降低了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投影系统及其投影方法,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投影装置越来越小型化和便携化,因此,激光投影装置应运而生,由于激光投影装置的体积小且亮度高,因而受到广泛关注并且已经投入商业化生产。然而,即使激光投影装置的激光亮度高,在白光下或光线较强的区域,激光投影装置投影出的画面相比之下呈现不清楚的问题,这也对投影装置的光强和清晰度带来巨大挑战。
现有的激光光源使用的半导体激光器在体积不增大或是减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激光投影装置的亮度和清晰度,特别是在白光下如何依然能看到较为清晰的画面,是业界普遍研究的难题。
此外,通常需要移动现有的投影装置来调节投影装置与投影界面的距离从而获得较大的画面,然而,在上述投影装置与投影界面增大的状态下,投影图像的亮度会随之降低并且清晰度也会随之下降。
再者,传统技术中,采用单个激光器扫描的图像分辨率低,再加上MEMS微镜快轴频率受到限制,使得在慢轴一个周期内快轴扫描轨迹间距较大,影响了纵向分辨率,并且,单个激光器投影成像的亮度低。对于上述缺陷,通常采用增加激光器的数量来提高图像的亮度和像素。
然而,由于激光器在成像中会损失大量能量,激光器的数量越大所损失的能量就越多,依靠单纯增加激光器数量,并不能达到理想的亮度和清晰度,反而使得激光投影装置的热量集聚度较大,导致严重的散热问题,提高危险系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投影系统,通过投影转接部件对微投影光束的相差预校正,从而消除拼缝和相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投影系统,包括:一图像处理器、第一微投影模组和第二微投影模组和投影转接部件;
图像处理器,与第一微投影模组、第二微投影模组分别相连,图像处理器接收和处理原始图像数据,得到新图像数据,新图像数据的行数大于原始图像数据的行数;
第一微投影模组和第二微投影模组同时且分别读取新图像数据的一部分,并且投射出包含每个部分的微投影图像的微投影光束;
第一投影转接部件,与第一微投影模组相对设置,用于接收第一微投影模组发出的第一微投影光束,并对第一微投影光束进行相差预校正;
第二投影转接部件,与第二微投影模组相对设置,用于接收第二微投影模组发出的第二微投影光束,并对第二微投影光束进行相差预校正,从而使得经校正后的第一微投影光束和第二微投影光束拼接成目标投影图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投影系统还具有反射部件,所述反射部件接收从第一投影转接部件、第二投影转接部件出来的经校正后的第一微投影光束、第二微投影光束,并将其反射扩大后投射拼接出最终的目标投影图像;其中,达到所述反射部件的所述经校正后的第一微投影光束、第二微投影光束拼接成完整的投影图像,再经反射部件放大后得到扩大后的最终的目标投影图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投影系统还具有反射部件,所述反射部件接收从第一投影转接部件、第二投影转接部件出来的经校正后的第一微投影光束、第二微投影光束,并将其反射扩大后投射拼接出最终的目标投影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普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全普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12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