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皮输送活性益生菌的可溶性微针阵列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20628.3 | 申请日: | 2018-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8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林迪安;陈惠琄;杨柏儒;柳成林;肖帅;何根;杭天;杨成端;谢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左恒峰 |
| 地址: | 528399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针 益生菌 针体 生物相容性材料 制备方法和应用 低聚异麦芽糖 微针阵列贴片 活性益生菌 冻干粉 壁材 皮肤 技术结合 微针阵列 新陈代谢 真皮组织 组织间液 表皮层 有机酸 表皮 真皮 基底 乳酸 制备 融为一体 溶解 创伤 复苏 上层 体内 扩散 释放 | ||
1.一种可溶性益生菌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益生菌微针由微针基底与可溶性微针针体组成,其中可溶性微针针体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微针针体内包含有低聚异麦芽糖作为壁材的益生菌冻干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益生菌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相容性材料包括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透明质酸、壳聚糖、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益生菌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为乳酸菌,乳酸菌包括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益生菌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基底由可溶性材料制成和/或不可溶性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溶性益生菌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微针的结构为四棱锥台型、三棱锥台型或者圆锥台型。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溶性益生菌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针体的底部直径为100-500μm,顶部直径为1-50μm,高500-15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溶性益生菌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针体之间的中心距离为100-2000μm,1-200针/cm2。
8.一种可溶性益生菌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按照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准备材料,将活性益生菌菌体与低聚异麦芽糖混合,使得低聚异麦芽糖包裹住益生菌菌体,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预先将里面的水份冻结,然后在真空无菌的环境下将被冻结的水份升华,从而得到低聚异麦芽糖作为壁材的益生菌冻干粉,将益生菌冻干粉与生物相容性材料混合,填充到微针磨具中,4000-6000rpm的转速离心4-10分钟,30-40℃干燥,制备得到可溶性益生菌微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未经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06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用踏动机械式消毒液洗手设备
- 下一篇: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