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械传动的自动缝合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20235.2 | 申请日: | 2018-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4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 发明(设计)人: | 潘隽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隽玮 |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B17/9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白明珠 |
| 地址: | 200335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行为 输入端 中枢 摆臂机构 缝合系统 机械传动 输出端 缝合 支架 双向动力 输出 持针钳 失血量 缺血 微创 医生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械传动的自动缝合系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控制行为中枢,所述控制行为中枢与双向动力机构相连接,所述控制行为中枢连接有一对擒纵控制机构,所述擒纵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和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所述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通过第一摆臂机构与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通过第二摆臂机构与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出端和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相配合的持针钳。本发明有益效果:不仅能够协助医生明显缩短缝合时间,完成原先不可能完成的更微创缝合,而且减少热缺血时间及失血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和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机械传动的自动缝合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和医疗领域,尚无机械式基于机械传动的自动缝合系统,尤其是医疗领域,缝合技术的极限使得缝合时间无法缩短,而在一些诸如实体器官创面修补缝合中,器官热缺血时间又显著影响着血管开放后器官的功能恢复,同时在一些诸如膀胱镜、输尿管镜、宫腔镜、消化内镜等腔内手术中,由于器械原理技术的限制,无法进行单纯内镜(非腹腔镜)下缝合,致使很多手术必须以腹腔镜手术的形式完成,无法做到更微创,而在一些血管破损出血需要修补的紧急情况下,现有的缝合工具往往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修补。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机械传动的自动缝合系统,不仅能够协助医生明显缩短缝合时间,完成原先不可能完成的更微创缝合,而且减少热缺血时间及失血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机械传动的自动缝合系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控制行为中枢,所述控制行为中枢与双向动力机构相连接,所述控制行为中枢连接有一对擒纵控制机构,所述擒纵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和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所述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通过第一摆臂机构与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通过第二摆臂机构与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出端和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相配合的持针钳。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动力机构包括固定手柄,所述固定手柄连接有运动手柄。
进一步地,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与第一摆臂机构之间连接部设有第一槽轮机构,所述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与第二摆臂机构之间连接有第二槽轮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摆臂机构和第二摆臂机构分别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控制行为中枢上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摆臂机构和第二摆臂机构上每层分别设有第一圆销,所述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和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上分别设有与第一圆销相对应的第二圆销,所述第一圆销和第二圆销与第一凹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圆销和第二圆销与第二凹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持针钳之间整体在机械持续传动的过程中呈现交叉摆动-擒-纵-静止-交叉摆动-擒-纵-静止的规律模式运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不仅能够协助医生明显缩短缝合时间,完成原先不可能完成的更微创缝合,而且减少热缺血时间及失血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机械传动的自动缝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隽玮,未经潘隽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02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
- 下一篇:快速止血装置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