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蓝色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8781.2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3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胡鉴勇;张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1/30 | 分类号: | C07C41/30;C07C17/263;C07C1/32;C07C45/68;C07C253/30;C07C255/51;C07C15/28;C07C25/22;C07C22/08;C07C43/205;C07C47/546;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材料 有机蓝色 制备方法和应用 共轭 桥链 制备 发光量子效率 苯环对位 材料分子 发光单元 精密设计 热稳定性 位阻基团 硼酸酯 取代苯 吸电子 苯蒽 堆积 供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蓝色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类材料的结构式如下式(Ⅰ),其中R包括供电子特性的基团或吸电子特性的基团。其制备步骤主要包括:采用9‑苯蒽‑10硼酸酯和1,4‑二溴‑2,5‑二取代苯进行Suzuki偶联反应制得有机蓝色荧光材料。本发明通过对材料分子的精密设计,以苯作为π共轭桥链来连接两个蒽分子发光单元,在中心π共轭桥链苯环对位上导入位阻基团来消除分子之间的π‑π堆积相互作用,制备出的有机蓝色荧光材料具有好的热稳定性和高的发光量子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蓝色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因其全固态、自发光、广视角、低电压驱动、可柔性等特点,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和固态照明领域的最有竞争力的技术。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OLED在亮度、效率、寿命、稳定性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产业化前景也初现端倪。当前制约OLED没有完全商业化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第一是价格问题,目前OLED生产线的良品率相对较低,真空蒸镀工艺的制作成本仍然远高于液晶显示(LCD);第二是蓝色磷光材料的寿命问题,磷光材料具有高的发光效率,但磷光材料一般需要重金属配位,合成难,成本高,且寿命不好,尤其是蓝色磷光材料的这些缺陷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同磷光材料相比,蓝色荧光材料不需要昂贵的重金属配位,合成简单,成本低,寿命好,用其代替蓝色磷光材料制成的OLED具有更好的商业应用前景。由于蓝光自身的能隙比较大,故蓝光发射很难产生高的效率,所以说高效的蓝光直接影响到商业化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机蓝色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制备的材料具有好的热稳定性和高的发光量子效率,应用于深蓝OLED器件时,性能好、外量子效率(EQE)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材料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R包括供电子特性的基团或吸电子特性的基团。
进一步地,供电子特性的基团包括CH3、C2H5、OCH3或OC2H5;吸电子特性的基团包括F、CF3、CN或CHO。
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采用9-苯蒽-10硼酸酯和1,4-二溴-2,5-二取代苯进行Suzuki偶联反应制得有机蓝色荧光材料。
进一步地,9-苯蒽-10硼酸酯是通过9-溴-10苯蒽硼酸酯化得到的,具体步骤包括:将9-溴-10苯蒽、异丙氧硼酸酯、正丁基锂和THF按(1.4~2.8)g:(1.34~2.67)g:(0.42~0.81)g:(30~56)mL混合,在惰性气体氛围条件下室温反应,反应结束后提纯得到9-苯蒽-10硼酸酯。
进一步地,正丁基锂是在-78℃下加入的;
9-溴-10苯蒽是9-苯蒽溴化得到的,具体制备步骤包括:将9-苯蒽、N-溴代丁二酰亚胺和N,N-二甲基甲酰胺按(2.15~4.29)g:(1.8~3.6)g:(100~200)mL混合,在惰性气体氛围条件下,85~90℃反应1~2小时,提纯得到9-溴-10苯蒽。
进一步地,9-苯蒽是9-溴蒽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得到的,具体制备步骤包括:将9-溴蒽、苯硼酸、四(三苯基膦)钯、甲苯、乙醇和K2CO3按(2.60~5.14)g:(1.83~3.66)g:(0.58~1.16)g:(100~200)mL:(30~60)mL:(13.82~27.64)g混合,在惰性气体氛围条件下,100~110℃反应12~24小时后提纯得到9-苯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87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抑制烷基酚变色的复合稳色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环丁烷衍生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