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曝光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15443.3 | 申请日: | 2018-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9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刚;胡大宏;郑亮;宋凯;冉林;何晓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凯景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F7/20 | 分类号: | G03F7/20;G03F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李小金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曝光 自动对位 底片 抓取 对位 曝光工艺 搬运机械手 上料机械手 下料机械手 曝光技术 曝光区域 视觉对位 丝杠导轨 周转小车 自动加工 无人化 周转车 上料 下料 送入 检查 周转 全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曝光工艺,属于PCB曝光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A进料:PCB板周转车运有需进行曝光的PCB板;B上料:上料机械手将PCB板周转车上的PCB板抓取到自动对位区域进行对位;C自动对位:通过CCD摄像机及视觉对位系统,完成上底片与下底片自动对位,底片与PCB板的自动对位;D曝光准备:通过搬运机械手将对位完成的PCB板抓取到曝光准备区域内,完成PCB板与上下底片的重叠,并可通过CCD摄像系统进行检查;E曝光:将对位完成且通过检查的PCB板,由曝光准备区域的丝杠导轨平台送入曝光区域进行曝光,曝光完成后,再自动退回曝光准备区域;F下料:下料机械手将已曝光完成后的PCB板,抓取到PCB周转小车上。本发明实现了全程无人化自动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CB曝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无人化操作的曝光工艺。
背景技术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
PCB板制造工艺中,最关键的工序之一就是将底片图像转移到基材上:先在基板上涂一层感光材料,然后对涂覆在基材上的感光材料进行光辐射,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而未感光部分的树脂没有发生聚合反应,在显影液的作用下便会溶解,感光部分的感光材料发生聚合反应固化在基材上形成图像,这一工艺过程即曝光。
曝光机是完成图形转移的关键设备之一,在PCB的制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曝光方法,需要人工进行底片与需曝光件之间的对位工作,一台手动曝光机需要一个操作人员,2-3个对位的辅助工人;今年来,市场上出现了采用摄像机进行自动对位的曝光机,每台设备也需要一个操作人员,由于受到设备技术条件的限制,在大部分情况下,只能进行单面自动对位,因而生产效率比手动曝光机低很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曝光机需要人工操作,导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全自动曝光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曝光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进料:PCB板周转车运有来自曝光机上道工序需进行曝光的PCB板,停放在PCB板周转车停放区域。
B、上料:上料机械手将PCB板周转车上的PCB板按先后顺序抓取到自动对位区域进行对位。
C、自动对位:通过CCD摄像机及视觉对位系统,完成上底片与下底片自动对位,底片与PCB板的自动对位。
D、曝光准备:通过搬运机械手将对位完成的PCB板抓取到曝光准备区域内,完成PCB板与上下底片的重叠,并可通过CCD摄像系统进行检查。
E、曝光:将对位完成且通过检查的PCB板,由曝光准备区域的丝杠导轨平台送入曝光区域进行曝光,曝光完成后,再自动退回曝光准备区域。
F、下料:下料机械手将送回曝光准备区域的已曝光完成后的PCB板,抓取到PCB周转小车上。
G、出料:曝光完成后的PCB板,放到PCB板周转车停放区域二内的PCB板周转小车上,送到下道工序。
所述步骤E曝光区域内设有曝光室,所述曝光室内设有上光源和下光源,用于对PCB板进行双面同时曝光。
所述PCB板周转车,是一种四轮小车,上边放置PCB板,并有和AGV连接、和生产工位连接定位装置,可由AGV小车拖运,所述AGV小车为可自动充电的电力驱动小车,可自动沿规划路线运行,各工序生产点可通过呼叫系统的接入,自动呼唤AGV小车,通过AGV自动搬运PCB板至所需工位,流转需加工PCB板,大量节省人力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凯景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凯景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54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