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DNA-银纳米簇与聚吡咯纳米粒的转录因子检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112243.2 申请日: 2018-02-05
公开(公告)号: CN108444957B 公开(公告)日: 2020-07-17
发明(设计)人: 周学敏;李昺之;陈月;朱婉莹;徐磊;沈心;洪俊丽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1/64 分类号: G01N21/64
代理公司: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代理人: 尹慧晶
地址: 211166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dna 纳米 吡咯 转录 因子 检测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NA‑银纳米簇与聚吡咯纳米粒的转录因子检测方法,首次应用聚吡咯纳米粒建立基于空间位阻效应的转录因子的传感平台。并且,基于DNA‑银纳米簇模块化应用的特点,设计了具有不同荧光性质的DNA‑银纳米簇分别与不同转录因子结合,实现了转录因子的多路复用的检测。本发明中转录因子的检测方法具有免标记,无酶,灵敏度高的优点,能够实现生物样品中转录因子的高效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DNA-银纳米簇与聚吡咯纳米粒的转录因子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TFs)是细胞中的一种调控蛋白。当细胞接受外在或内在刺激后,信号通路将所接受到的刺激传导到TFs,调节TFs的状态使其与基因的结合能力发生改变。这种结合能力的改变影响了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起到调控生命过程的作用。由于转录因子决定了被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因此在基因表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大量研究指出,TFs的非正常表达与活化,与大量的人类疾病存在关联性,包括癌症的产生与转移、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等包含了TFs的异常调控或变异。因此,TFs既可以成为临床治疗的靶点,又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诊断标志物。但是现有的技术尚无法实现高效检测TFs,已普及的基于抗体的TFs检测方法只能限于实验室检测,而新近发表的研究大多应用了昂贵的荧光标记、难以保存的工具酶等,降低了这些分析技术的效率。

近期出现了一种无酶的基于空间位阻效应的石墨烯TFs检测平台,虽然具有简便灵敏的优点,但是荧光标记的使用使其分析成本仍然偏高。与此同时,由于石墨烯与生物分子具有广泛的吸引作用,使得这一类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往往偏低。

综上所述,实现免标记,快速、灵敏检测转录因子是现在研究的热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由DNA-银纳米簇(DNA-Ag nanoclusters,DNA-AgNCs)与聚吡咯纳米粒(Polypyrrole nanoparticles,PPyNPs)构建的TFs传感系统进行检测转录因子的方法。该传感系统基于空间位阻效应,但与已有的由石墨烯构建的传感系统相比,具有更高灵敏度的特点,我们认为这一特点与PPyNPs的低非特异性蛋白吸附性质有关,这也是PPyNPs首次应用于TFs分析领域。此外,DNA-AgNCs的应用使得该传感平台具有免标记、低成本的特点。我们综合利用了DNA-AgNCs可以模块化设计的优势,合成了两种具有不同荧光性质的DNA-AgNCs,成功构建了可以实现多路复用检测(multiplexed detection)的传感平台。这一发明能够克服现有转录因子检测方法灵敏度低,检测耗时,成本过高以及步骤繁琐的缺点。

一种基于DNA-银纳米簇与聚吡咯纳米粒的转录因子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DNA-银纳米簇与聚吡咯纳米粒在缓冲液1中混合并孵育;

b)将多个不同浓度的转录因子与步骤c)得到的混合系统孵育反应;

c)测定样品在537nm激发波长下,627nm处的荧光值;或在770nm激发波长下,833nm处的荧光值。利用测得的I627与I833的值,获得转录因子浓度与荧光强度的线性关系;

d)将待测样品根据步骤c)所得到的线性关系与待测样品获得的荧光强度,得到待测样品中转录因子的浓度。其中,待测样品可以是从实际细胞或组织样品中获得的核蛋白提取物。

上述DNA-银纳米簇是用以下DNA序列制备AgP1和AgP2两种DNA-银纳米簇:

AgP1模板:ACCCGAACCTGGGCTACCACCCTTAATCCCCGGGACTTTCCTCAAAAATTCTGCCTTGGAAAGTCCC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未经南京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22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