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站厅层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8309.0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6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龙;赵晨阳;范端文;岳仁峰;高健;吴传锋;史军军;何富思;聂玉峰;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地铁站 站厅 楼板 二次衬砌 板位置 边墙 开挖 侧支撑系统 大型钢模板 安全性能 分层开挖 风道结构 轨顶风道 模板使用 竖向钢筋 横通道 移动式 站厅层 边跨 端墙 分层 格栅 预埋 浇筑 混凝土 车站 支撑 | ||
1.一种地铁站厅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先分层开挖站厅层中跨土方至站厅板位置,然后再开挖边跨土方至站厅板位置;每开挖20m,用人工清理余土到中楼板底部标高,进行夯实,土模采用10cm厚三七灰土层,上铺5cm厚C20混凝土层并覆盖多层板,绑扎钢筋,同时预留、预埋各种孔洞、钢管;
步骤二:中楼板砼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中楼板以上边墙二次衬砌,模板使用大型钢模板,利用移动式单侧支撑系统进行支撑,各临时横通道端墙格栅分层破除;
步骤三:车站站厅板混凝土共分7段浇筑,其中,4#~3#分2段,3#~2#分2段,2#~1#分3段;整体土方均通过分层开挖的方法,纵向每层土方均留置1:1坡;
步骤四:边墙二次衬砌竖向钢筋的预埋及连接;侧墙分段长度15米,逆作法板梁结构地模施工阶段,预留板梁上下部边墙二次衬砌结构竖向钢筋,留置位置为边墙二次衬砌竖向钢筋位置,留置方式为预留钢筋穿越上下两块钢筋定位木板并置于边墙槽口内;定位木板平直,并在板面按预留设计水平位置钻设垂直板面的插筋孔;上层板位于边墙水平施工缝位置,并在板顶面沿纵向钉设两根木条;木条横断面大小与止水条横断面大小相适应,边墙混凝土拆模后,即在水平施工缝位置形成两条纵向止水条安装槽;下层木板位于边墙槽口底;二层木板间填细砂,以埋置钢筋;预留筋位置长度由上下墙体钢筋的连接方式及规范规定的接头错开距离要求取上下两块木板的垂直间距为45cm;预留筋的定位方式为准确校正两木板及预留筋位置后,各用两根水平钢筋将竖向预留筋焊为一体,边墙钢筋及边墙预埋筋的连接方式为机械连接;
步骤五:轨顶风道施工,使用中板施工前施做风道结构;在施工边墙钢筋期间同时开挖轨顶风道肥槽,宽度为轨顶风道结构外皮外放50cm;模板使用木模及对拉螺栓,风道基底与土模做法一致;待风道结构完成后,风道内由钢管支撑,上覆复合模板,准备施工中板结构;
步骤六:中梁施工;开挖中柱附近土体,应两侧对应开挖,待轨顶风道完成后,回填肥槽至中梁底高程,夯实后在风道侧砌筑砖墙同时砂浆抹面,基底与土模施工方法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站厅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分段灌注砼的长度为2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站厅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负一层的土方通过小型挖掘机开挖,配以人工清除余土及拆除导洞支护临时支撑,运土使用小型自卸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站厅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导洞临时隔壁底往下50cm,严禁一次性破除挖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站厅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土模的施工方案选择为:10cm厚三七灰土层,上铺5cm厚C20细石混凝土层;土方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并预留20cm左右人工清底;夯实机械选择平板式震动打夯机,型号为Ⅲ型,功率0.5KW,夯击震动力为4t/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站厅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的中板土模结构顶面标高提高2mm~5mm,并沿车站横断面二跨跨中及车站纵向两柱间预留2cm上拱度;每一土模施工单元中,设置土模标高控制点,控制点位于车站横断面中板二跨的各跨中位置,这三排控制点沿车站纵向布设,单排点间距为2m;各施工单元的土模结构均向施工范围外延伸1.0m,并将其边缘做坡状;基土夯实整平后,铺设10cm厚三七灰土层及5cm厚C20细石混凝土;土模施作完毕,养护3天后,铺盖复合板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83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综合管廊移动式支架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地下室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