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梁桥抗力折减系数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7965.9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3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刘修平;冯宇;李光玲;吴松;袁阳光;赵智勇;唐龙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抗力 系数 确定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梁桥抗力折减系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获取试验检测基础数据:
通过混凝土裂缝综合测试仪、钢筋锈蚀仪、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回弹仪、浓度酚酞指示液、一体式钢筋扫描仪获取七项试验检测基础数据:钢筋锈蚀电位、碳化深度、保护层平均厚度、裂缝宽度、氯离子含量、混凝土截面损失率和混凝土实测强度推定值/设计值;
步骤二,确定一级隶属函数:
设定混凝土一级承载能力影响因素钢筋锈蚀电位g1(x1)、氯离子含量g2(x2)、碳化深度/保护层平均厚度g3(x3)的隶属函数分布区间值如下:
其中:
x1为钢筋锈蚀电位;
x2为氯离子含量;
x3为碳化深度/保护层平均厚度;
步骤三,获得一级模糊关系矩阵:
通过步骤二取得钢筋锈蚀电位g1(x1)、氯离子含量g2(x2)、碳化深度/保护层平均厚度g3(x3)的隶属函数分布区间值,形成一级模糊关系矩阵CΙ如下;
步骤四,获得一级最优权重向量:
对钢筋锈蚀电位g1(x1)、氯离子含量g2(x2)、碳化深度/保护层平均厚度g3(x3)构造区间判断矩阵,用来表示,即形成区间判断矩阵之后用实数遗传算法迭代计算获得一级最优权重向量ωΙ;
其中:
为判断矩阵的下限值;
为判断矩阵的上限值;
i取1、2或3,j取1、2或3,i和j分别代表钢筋锈蚀电位、氯离子含量、碳化深度/保护层平均厚度;
步骤五,获得一级综合指标:
步骤三获得的一级模糊关系矩阵与步骤四获得的一级最优权重向量相乘获得一级综合指标bΙ,即:bΙ=ωΙ×CΙ,一级综合指标用于表征钢筋锈蚀综合结果;
步骤六,确定二级隶属函数:
混凝土二级承载能力影响因素裂缝宽度g5(x5)、混凝土截面损失率g6(x6)、混凝土实测强度推定值/设计值g7(x7)的隶属函数分布区间值如下:
其中:
x5为裂缝宽度;
x6为混凝土截面损失率;
x7为混凝土实测强度推定值/设计值;
步骤七,获得二级模糊关系矩阵:
通过步骤六取得裂缝宽度g5(x5)、混凝土截面损失率g6(x6)、混凝土实测强度推定值/设计值g7(x7)的隶属函数分布区间值,通过步骤五获得一级综合指标bI,形成二级模糊关系矩阵CΙΙ如下:
步骤八,获得二级最优权重向量:
对一级综合指标bI、裂缝宽度g5(x5)、混凝土截面损失率g6(x6)、混凝土实测强度推定值/设计值g7(x7)构造区间判断矩阵,用来表示,即形成区间判断矩阵之后用实数遗传算法迭代计算获得二级最优权重向量ωΙΙ;
其中:
为判断矩阵的下限值;
为判断矩阵的上限值;
i取1、2、3或4,j取1、2、3或4,i和j分别代表一级综合指标、裂缝宽度、混凝土截面损失率、混凝土实测强度推定值/设计值;
步骤九,获得二级综合指标:
步骤七获得的二级模糊关系矩阵与步骤八获得的二级最优权重向量相乘获得二级综合指标bΙΙ,即:bΙΙ=ωΙΙ×CΙΙ,二级综合指标bΙΙ用于表征所提出的七项试验数据对承载能力的综合影响;
步骤十,确定承载力折减系数备择集:
对于实际结构当承载能力折减系数低于0.7时,结构基本处于生命末期,而对于结构最好的状态为承载能力不做折减,得到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备择集为:γ={1.0,0.9,0.8,0.7};
步骤十一,确定抗力折减系数:
通过γ与二级综合指标bΙΙ的乘积即可获得最终的抗力折减系数η,即:对于实际结构:
当抗力折减系数η低于0.7时,实际结构处于生命末期;
抗力折减系数η为1.0时,实际结构处于最好生命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796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