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座椅控制系统、车辆座椅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4009.5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7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凑宗笃;石原一;平山健太;松本学;西村洋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02 | 分类号: | B60N2/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国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角度检测部,其检测将座面部与靠背部连结成旋转自如的连结部的角度;
框体,其具备一对纵框和将所述一对纵框彼此连结的横框,且以收纳自如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座面部;
腿支承部,其具有与所述横框的延伸方向平行的第一旋转轴,且在所述框体的内侧相对于所述框体设置成旋转自如;
驱动部,其设置于所述一对纵框中的至少一方的基端,使从所述座面部出来的状态的所述框体绕着与所述横框的延伸方向平行的第二旋转轴旋转;以及
控制部,其在车辆的至少自动驾驶时,基于所述角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对所述驱动部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车辆座椅控制系统还具备:
袋体部,其安装于所述框体的内侧或所述腿支承部的上表面中的任一方,且能够膨胀成对乘客的腿部进行夹持的形状;以及
加压部,其通过流体使所述袋体部膨胀,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车辆的自动驾驶时使所述加压部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框体由管状构件形成,所述流体经由所述管状构件的内部向所述袋体部流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乘客的操作来变更所述加压部的控制形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车辆座椅控制系统还具备检测所述框体相对于所述座面部出入的情况的检测部,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开始所述驱动部及所述加压部的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车辆座椅控制系统还具备对所述袋体部施加温度变化的热源部,
所述控制部基于乘客的操作来对所述热源部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袋体部施加温度变化。
7.一种车辆座椅的控制方法,所述车辆座椅具备:框体,其具备一对纵框和将所述一对纵框彼此连结的横框,且以收纳自如的方式设置于座面部;腿支承部,其具有与所述横框的延伸方向平行的第一旋转轴,且在所述框体的内侧相对于所述框体设置成旋转自如;以及驱动部,其设置于所述一对纵框中的至少一方的基端,使从座面部出来的状态的所述框体绕着与所述横框的延伸方向平行的第二旋转轴旋转,
所述车辆座椅的控制方法中,
使计算机执行如下处理:
检测将所述座面部与靠背部连结成旋转自如的连结部的角度;以及
在车辆的至少自动驾驶时,基于检测结果来对所述驱动部进行控制。
8.一种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车辆座椅的控制程序,所述车辆座椅具备:框体,其具备一对纵框和将所述一对纵框彼此连结的横框,且以收纳自如的方式设置于座面部;腿支承部,其具有与所述横框的延伸方向平行的第一旋转轴,且在所述框体的内侧相对于所述框体设置成旋转自如;以及驱动部,其设置于所述一对纵框中的至少一方的基端,使从座面部出来的状态的所述框体绕着与所述横框的延伸方向平行的第二旋转轴旋转,
所述车辆座椅的控制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处理:
检测将所述座面部与靠背部连结成旋转自如的连结部的角度;以及
在车辆的至少自动驾驶时,基于检测结果来对所述驱动部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40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