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综合管廊移动式支架模板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2930.6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6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陆立君;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利信新型建筑模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沈淼;刘乾帮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架 内顶板 成型管 内侧板 侧壁 地下综合管廊 移动式支架 驱动机构 垂直管 外侧板 弯折部 驱动 管廊 滚轮 第一驱动机构 高效快速 内部侧壁 驱动电机 驱动滚轮 外部侧壁 地面端 出管 顶壁 端弯 施工 有向 转动 背离 抵触 修建 | ||
1.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移动式支架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管廊内的第一支撑架(1)和位于管廊外的第二支撑架(2),所述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上均设置有滚轮(3)与驱动滚轮(3)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支撑架(1)上设置有用于成型管廊内部顶壁的上内顶板(5)、用于成型管廊内部侧壁的两个内侧板(6),所述第一支撑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内顶板(5)向背离滚轮(3)侧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7)、用于驱动内侧板(6)沿着垂直管廊侧壁的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8),所述第二支撑架(2)上设置有用于成型管廊外部侧壁的外侧板(9)、用于驱动外侧板(9)向垂直管廊侧壁方向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10),所述内侧板(6)背离地面端设置有向内顶板(5)端弯折的弯折部(4),使用时,所述内顶板(5)的侧壁与弯折部(4)端面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移动式支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包括底座(111)与设置在底座(111)上的升降架(11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7)、第二驱动机构(8)均设置在升降架(112)上,所述底座(11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架(112)沿着垂直管廊顶壁方向运动的第四驱动机构(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移动式支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7)、第二驱动机构(8)、第三驱动机构(10)和第四驱动机构(11)均为液压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移动式支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连接架(12),所述内顶板(5)、内侧板(6)和外侧板(9)均可拆卸连接在连接架(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移动式支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顶板(5)、内侧板(6)和外侧板(9)上均设置有若干连接凸起(13),所述连接架(12)上设置有若干供连接凸起(13)插入的插孔(14),所述连接架(12)上贯穿插孔(14)的侧壁与连接凸起(13)设置有用于将连接凸起(13)固定在插孔(14)中的固定螺栓(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移动式支架模板,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二支撑架(2)之间设置有外顶板(16),所述第二支撑架(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外顶板(16)沿着垂直管廊顶壁方向运动的驱动液压缸(17),所述外顶板(16)架设在驱动液压缸(17)的活塞杆上。
7.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地面上挖出基坑,开挖时采用逐级开挖,且在开挖时边开挖边支护;
S2、将基坑底部整平并压实,然后依次铺设碎石层、垫层和防水层以形成底层;
S3、在底层上绑扎出底板钢筋骨架并浇筑混凝土;
S4、待底层混凝土凝固之后,在底层上安装供滚轮(3)滚动的轨道;
S5、在底层上绑扎出墙体钢筋骨架;
S6、将第一支撑架(1)与第二支撑架(2)放入轨道,并通过液压缸驱动内顶板(5)和内侧板(6)以及外侧板(9)就位,之后在内侧板(6)与外侧板(9)之间和内顶板(5)上方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将内顶板(5)上方的混凝土抹平,并将外顶板(16)放在内顶板(5)上方,并使得外顶板(16)一端与驱动液压缸(17)的活塞杆抵触,然后通过驱动驱动液压缸(17)的活塞杆使得外顶板(16)与混凝土紧贴;
S7、待混凝土凝固后通过驱动液压缸(17)驱动外顶板(16)与凝固后的混凝土分离,用液压缸分别驱动内顶板(5)、内侧板(6)和外侧板(9)与凝固后的混凝土分离,然后驱动第一支撑架(1)与第二支撑架(2)沿着轨道运行至其他待浇筑区域进行浇筑,从而成型出管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垫层为素土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防水层为聚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利信新型建筑模板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利信新型建筑模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29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生态挡土墙
- 下一篇:一种地铁站厅层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