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管内皮干细胞的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1744.0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1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芸;叶华衍 | 申请(专利权)人: | 伯仕利生物科技发展(盐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鑫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内皮 干细胞 培养 方法 | ||
一种血管内皮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备血管内皮干细胞;第二步、将第一步中分离的血管内皮干细胞进行培养:第三步、将第二步中获得细胞铺板进行增殖曲线实验;第四步、将第二步中获得细胞收集进行流式检测鉴定干细胞。本发明利用消化法制备了血管内皮干细胞,并建立了三种气体(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培养体系培养扩增血管内皮干细胞。该技术具有高效、经济、便捷等优点,可促使血管内皮干细胞增殖速度、状态较常规的二氧化碳培养法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血管内皮干细胞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血管内皮干细胞(endothelial stem cells,ESC)是一类具有强大促进血管生成功能的干细胞。大量实验显示,血管内皮干细胞具有极低的免疫原性,同种异体ESC在人体内不诱导针对其干细胞的免疫应答;ESC还能在体内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如TNF-ɑ、IFN-Y的产生,同时促进抗炎性因子如IL-4的产生,以及促进T调节细胞(Tregulatory cells)的产生等。并且ESC可以诱导分化成各种细胞组织包括血管、神经、肌肉、骨骼和多种内脏器官等。
现有的培养技术,ESC细胞培养所使用的培养基成分较多,且价格昂贵,且体外培养10代以上,细胞容易出现衰老、退化现象,增殖效率降低,且在培养基中添加较多的细胞生长因子,会促进干细胞分化,对于维持其干性与稳定性不利,影响干细胞储存与研究质量。同时,氧气的浓度对于细胞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氧气浓度是决定细胞命运的一个关键因素,并可调节应激反应标志物的表达。有实验发现,氧气浓度的改变对细胞的生长状态也将发生改变。机体内的干细胞总是集中于氧气相对少的地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内皮干细胞的培养方法,该方法尤其适用于脐带血管内皮干细胞的培养。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血管内皮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备血管内皮干细胞;
a、选取优质脐带,检测传染病源,传染五项指标均为阴性,则此脐带可进行下一步实验;
b、分离血管内皮干细胞,包括以下步骤:
①带无菌手套,取出脐带,在止血钳内侧用碘酒和酒精棉球消毒后,用无菌剪刀将两端脐带剪除;
②在脐带的一端找到静脉,插入脐带静脉插管,用两根粗丝线扎牢,并冲洗静脉腔,至将脐血洗净;
③赶出所述静脉腔内的残余液体,将脐带的另一端用止血钳夹闭,用10ml注射器连接针头,注入37℃预热的0.1%胶原酶约6-8ml,放入37℃Cord Buffer中保温6-10min;
④吸出静脉腔内胶原酶所消化的细胞悬液,加入预加有20ml cord Buffer的离心管中,再冲洗静脉腔,一并加入离心管中;
⑤离心,1500rpm,10min,弃上清液,收集细胞;
c、配制培养液;
d、培养液重悬细胞;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分离的血管内皮干细胞进行培养:
a、培养血管内皮干细胞;
通过充入氮气,调整O2浓度为5%、20%,CO2浓度设置为5%,将重悬的细胞进行培养;每隔3天换液,直至细胞长至80-90%;
b、细胞消化传代;
步骤b所得细胞,PBS洗涤两遍后,加入消化液,放入37度培养箱消化1min,培养液重悬细胞,进行分瓶传代培养;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获得细胞铺板进行增殖曲线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伯仕利生物科技发展(盐城)有限公司,未经伯仕利生物科技发展(盐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1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椎间盘细胞自噬作用的诱导物
- 下一篇:一种人胚胎体外培养液及培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