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重压缩比型衬套及其悬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96541.7 | 申请日: | 2018-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9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成大云;朴埈莹;柳龙铉;林秀泫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平和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郭海娜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重 压缩比 衬套 及其 悬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双重压缩比型衬套及其悬架系统,所述衬套可以包括弹性压缩部,其被构造成通过初级压配负载的压缩变形而形成初级压缩比,并通过大于初级压配负载的二级压配负载而以大于初级压缩比的二级压缩比被挤压,其中在弹性压缩部被初级压配负载挤压从而形成初级表面接触,然后再通过二级压配负载挤压的状态下,所述弹性压缩部在开放截面形成比初级表面接触大的二级表面接触,并且通过体积分散而无鼓胀现象。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7年5月1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058213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用于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衬套,还涉及一种悬架系统,通过以双重压缩比形成的彼此不匹配的衬套设计要素的最佳协调衬套应用于所述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衬套包括应用了橡胶的弹性体用于连接部件的相对移动。
因此,应用了需要相对移动的横梁(或副车架)、阶梯杆(或稳定杆)、悬架臂(或下臂或上臂)等的车辆需要使用衬套的紧固部分,并且衬套的应用改善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性(RH)、噪声、振动、不平顺性(NVH)和耐久性。
应用于悬架臂的紧固部分(或输入点)的衬套被构造为悬架衬套,其确保相对于悬架系统的移动的径向方向和周向方向(扭转方向)的刚度,改善车辆的RH、NVH和耐久性。悬架衬套的例子包括鞍形衬套(saddle bushing)和实心衬套(solid bushing),使RH与NVH和耐久性相匹配。
例如,鞍形衬套被构造成用于外管、内管和中间管,并且包括在包围中间管的状态下在外管和内管之间硫化的橡胶。因此,由于中间管需要保持硫化和表面清洁,鞍形衬套具有较高的单件重量和制造加工成本。然而,鞍形衬套由于优异的耐疲劳性而具有改善的耐久性,同时由于衬套的径向方向(P方向)的横向刚度的增加和衬套的周向方向(R方向)的扭转摩擦的减小而使鞍形衬套具有改善的RH性能。
例如,实心衬套包括外管和内管,并且包括在外管和内管之间硫化的橡胶。因此,与鞍形衬套相比,由于衬套的周向方向(R方向)的扭转摩擦增加而使实心衬套具有降低的RH性能并且由于耐疲劳性降低而使耐久性降低。然而,与鞍形衬套相比,实心衬套具有减小尺寸和减轻重量的优点,减少了衬套的制造加工成本。
公开于本发明的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悬架衬套是难以优化其结构的部件,因为作为彼此不相关的设计要素,RH、NVH和耐久性需要协调以满足性能。
下表1示出了应用于悬架衬套的设计要素。
表1
上述表1示出了由于所需性能、重量和成本的多个冲突情况而导致的满足相互协调性能的悬架衬套的设计和开发中的困难。考虑到在制造之后进行耐久性测试以满足设计要素和性能调整的选择的过程,不满足耐久性性能的设计要素的选择导致产品批量生产的延迟或不可能,或者可能是现场索赔的一个原因。
此外,由于悬架衬套是通用的部件,并且与车辆型号无关,所以考虑到每个车辆型号的各种特性,需要执行彼此不匹配的设计要素的协调一致,这使得设计和开发难度更大。
考虑到上述方面,根据所施加的衬套压痕负载的大小的变化,即使在弹性体的梯级压缩比变化的情况下,本发明也可以解决形成凸状突起的鼓胀特性,并且因为弹性体即使在悬架的大动作下也处于压缩状态,所以可以减少衬套的尺寸,同时确保耐久性能(大大提高耐疲劳性),并且通过在开放截面上增加夹子形状以减小扭转刚度来确保RH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平和产业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平和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65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