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输网中业务传输质量的监控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4585.6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2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湘琪;沈仲针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中南民航空管通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8;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罗晶;高淑怡 |
地址: | 510403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1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业务 质量 监控 方法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传输网中业务传输质量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配置步骤:提供配置窗口并获取配置窗口中输入的数据生成配置数据表,并将配置数据表存储于系统中;所述配置数据表包括待检测设备的账户、密码、名称、连接待检测设备的IP地址、向待检测设备发送检测命令的方式、检测内容选择、各个业务名称、对应端口号、业务类型、业务调用模板名称、传输路由描述、同步业务分时段告警阈值设置、异步业务分时段告警阈值设置、告警方式设置、FA36全网节点名称及IP地址、延长检测周期参数设置以及监控软件运行所在地相关信息描述;
判断步骤:获取检测启动指令并判断是否进行循环检测,若是,则执行连接步骤;若否,则退出;连接步骤:获取配置数据表并从配置数据表得出待检测设备的账户和密码,并根据所述账户和密码登录连接待检测设备;所述检测启动指令用于标识检测开始或结束;
发送检测命令步骤:根据配置数据表以及待检测设备所支持的业务依次循环向待检测设备发送检测命令,并实时获取与检测命令对应的采样结果;
提取步骤:根据待检测设备所支持的业务的类型从采样结果中提取对应的业务数据;
处理步骤:根据系统中每种业务的业务处理流程来对对应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并得出结果;所述处理步骤包括:步骤S3:在系统日志中实时记录每种业务的业务传输情况;该业务传输情况包括记录业务传输的中断时间、恢复时间以及中断时长;
当结果为中断的业务,获取业务状态标识并判断是否已记录业务中断日志,若否则记录业务恢复日志同时更新业务状态标识为0,记录业务状态更新时间;
当结果为正常的业务,获取业务状态标识并判断是否已记录业务中断日志,若否则记录业务恢复日志同时更新业务状态标识为1,记录业务状态更新时间;同时根据中断时间和恢复时间调用预设的中断时长的函数计算业务传输的中断时长;
步骤S5:根据业务状态标识以及业务状态修改时间实时更新系统的业务状态数据表中的业务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步骤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业务的类型从对应的业务数据中提取端口数据收发信息并实时显示在系统对应的窗口界面中;
步骤S2:根据业务的类型从对应的业务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业务类型的业务处理流程对有效信息进程判断处理,进而判断业务传输是否正常,并根据预设的颜色显示规则对系统界面中的业务名称标签进行对应的颜色实时刷新显示;
步骤S6:当业务传输异常时,根据配置数据表获取当业务传输异常时是否启用声音告警,来判断当业务传输异常时是否调用并播放系统中对应的告警音频文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包括ATM干线业务、源端雷达业务、接收端雷达业务、异步双向收发业务、异步单向收业务、异步单向发业务、IP干线业务、同步双向收发业务、同步单向收业务和同步单向发业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业务为源端雷达业务、同步双向收发业务、同步单向收业务时,所述处理步骤还包括:
步骤S7:根据业务的类型每隔预设时间从对应的业务数据中提取计算端口数据收发信息的数据量和误码量,并根据端口数据收发信息的数据量和误码量计算得出每种业务类型的误码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为20分钟。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误码率m的计算公式包括以下两种中的一种:
第一种:m=(errors2-errors1)/(input2+errors2)-(input1+errors1),其中input1和input2分别为前后两次提取的端口数据收发信息的数据量,errors1和errors2分别为前后两次提取的端口数据收发信息的误码量;
第二种:m=(errors2-errors1)/(input2-input1),其中input1和input2分别为前后两次提取的端口数据收发信息的数据量,errors1和errors2分别为前后两次提取的端口数据收发信息的误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中南民航空管通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中南民航空管通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45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