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膜混合电路引脚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8689.6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8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政;万帮卫;敖艳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50 | 分类号: | H01L23/50;H01L27/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胜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8 | 代理人: | 李永华;张广兴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脚 集成电路部 贴合端面 连接孔 厚膜混合电路 连接结构 电连接 基板 尺寸精度要求 垂直连接 方向垂直 贯通基板 基板设置 生产效率 固定的 减小 贴合 垂直 穿过 贯通 保证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膜混合电路引脚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所述厚膜混合电路引脚连接结构包括基板、集成电路部、连接部和引脚;所述基板与集成电路部连接;基板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贯通基板,所述连接孔贯通方向垂直于集成电路部;所述引脚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贴合端面和第二贴合端面,所述第一贴合端面垂直于第二贴合端面;所述第一贴合端面与集成电路部贴合电连接,所述第二贴合端面与引脚电连接;保证引脚与集成电路部电连接,同时由于引脚与集成电路部垂直连接,增强引脚固定的稳定性,使用安全可靠,减小引脚外径和连接孔内径尺寸精度要求,降低厚膜混合电路引脚连接结构生产精度,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厚膜混合电路引脚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厚膜集成电路板的金属外壳包括内/外引脚,基片安装区及绝缘子(玻璃或陶瓷材料)等。在基片安装区安装的陶瓷基片根据电路设计要求,需要在外壳内引脚对应的基片处制作通孔(孔直径一般比外壳内引脚大0.5mm),以便制作图形后的陶瓷基片套进内引脚组装到外壳腔体内部。目前,对于金属外壳内引脚与陶瓷基片的互联,通常使用电烙铁手工焊接。电烙铁手工焊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焊锡直接将内引脚与基片焊盘焊接互联,另外一种是采用飞线分别与内引脚、基片焊盘焊接互联。但该两种方式都需要手工焊接,生产效率较低,且质量一致性差;同时由于内引脚较粗(通常在1.0mm及其以上),内引脚与基片焊盘手工焊接后热应力较大,在后续的试验过程中,受高低温循环、机械冲击或恒定加速度等试验应力作用,内引脚或飞线与基片焊盘膨胀系数不一致,内引脚或飞线对基片焊盘往复伸张、拉扯,会存在焊盘开裂的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厚膜混合电路引脚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厚膜混合电路引脚连接结构包括基板、集成电路部、连接部和引脚;所述基板与集成电路部连接;基板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贯通基板,所述连接孔贯通方向垂直于集成电路部;所述引脚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贴合端面和第二贴合端面,所述第一贴合端面垂直于第二贴合端面;所述第一贴合端面与集成电路部贴合电连接,所述第二贴合端面与引脚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集成电路部包括连接区;所述第一贴合端面遮盖所述连接区。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铜基体和焊接层;所述焊接层包裹所述铜基体。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层为镀镍/镀锡层。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半圆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为氧化铝/氮化铝制成。
一种厚膜混合电路引脚连接方法:
S1:将连接部的第一贴合端面涂上焊膏,将连接部的第二贴合端面涂上焊膏;
S2:将连接部放置在集成电路部上,使第一贴合端面与集成电路部贴合,所述第二贴合端面与引脚贴合;
S3:将放置有连接部和引脚的集成电路部放置在热板上;
S4:对热板加热,焊膏受热从而实现第一贴合端面与集成电路部连接,同时第二贴合端面与引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引脚垂直于集成电路部;所述第一贴合端面垂直于第二贴合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热膨胀系数与引脚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贴合端面与集成电路部通过再流焊/回流焊连接,所述第二贴合端面与引脚通过再流焊/回流焊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保证引脚与集成电路部电连接,同时由于引脚与集成电路部垂直连接,增强引脚固定的稳定性,使用安全可靠,减小引脚外径和连接孔内径尺寸精度要求,降低厚膜混合电路引脚连接结构生产精度,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86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DBC板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选择性过孔接线柱的可缩放互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