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退运电动汽车电池日历寿命的测评方法及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8356.3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5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范茂松;杨凯;高飞;耿萌萌;张明杰;刘皓;徐彬;于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7 | 分类号: | G01R31/3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电池 日历寿命 测评 充放电周期 电动车电池 电池 参数值预测 评价指标 评测 测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退运电动汽车电池寿命的测评方法及模型,包括:基于充放电周期获取退运电动车电池的参数值;根据所述充放电周期与所述电池的参数值预测电动车电池寿命。本发明技术可缩短退运电动汽车电池日历寿命的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评效率,同时增加电池日历寿命的评价指标,从而提高了退运电动汽车电池日历寿命评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退运电动汽车电池日历寿命的测评方法及模型。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针对锂离子电池日历寿命的预测方法有两类,一类是数据推断的方法,一类是建立模型的方法。数据推断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循环周期数法:通过对电池的循环周期进行计数,当电池的循环周数达到了一定的范围时,则认为其寿命终止;该方法需对电池进行长期的循环测试,测试周期长,成本高。(2)面向事件的老化累计方法:一般认为每个事件对电池都有一个损伤程度,根据所有事件累加起来对电池的损坏程度,可以给出电池的使用寿命;这种方法基于经验的日历寿命评估方法都是利用电池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知识来评估的,在未具备充足经验的前提下对电池的日历寿命评估会出现较大的误差。(3)基于电池衰退机理的研究方法:根据电池在运行过程中内部结构及材料的变化及机理,推断电池寿命;此方法给出了电池老化过程的详细解释,但由于电池内部结构的老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并且还可能有一些未确定因素存在,因此此方法要求精度较高,也较为复杂,适用性不强。建立模型的方法是结合数据驱动和电池衰减机理,建立电池衰减的经验和半经验模型,来揭示电池衰减过程和性能参数与各种加速因素之间的关系。由于建立电池日历寿命模型需要足够且完整的测试数据,要求精度也较高,需要长期的高精度电池测试,成本高,周期长,适用性不强。
退运电动汽车电池的日历寿命是电池性能的关键参数之一,也是电池在UPS或者EPS应用时,最关注的性能指标。与新电池相比,退运电动汽车电池性能明显衰退,且不同电池的衰退原因也不一样,电池之间容量、内阻等主要参量的离散程度也明显增大,传统的针对电池日历寿命的评测方法测试周期长,成本高,不适用于全面评价退运电动汽车电池随时间逐渐发生的老化。
传统方法对电动汽车电池日历寿命的测试,是进行长时间的日历寿命试验,直到电池寿命的终点,但这种方法测试周期长,评测成本高,评价指标少,而建立电池模型的方法也由于适用性不强,不适用于退运电动汽车电池的日历寿命评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对电动汽车电池日历寿命进行测试时需要的测试周期长,评测成本高,评价指标少;建立电池模型的测试方法适用性不强,不适用于退运电动汽车电池的日历寿命评测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退运电动汽车电池日历寿命的测评方法及模型。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退运电动汽车电池日历寿命的测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充放电周期获取退运电动车电池的参数值;
根据所述充放电周期与所述电池的参数值预测电动车电池寿命。
优选的,所述基于充放电周期获取退运电动车电池的参数值包括:
在室温环境下,每隔预设时间对电池做预设次数的充放电测试;
连续测试预设数量个循环周期,获取每一个循环周期内电池容量、开路电压、电池交流内阻和电池直流内阻的测量值。
优选的,所述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包括:
设定充放电循环次数,在达到所述充放电循环次数时,将电池充电至满电状态。
优选的,所述测试电池容量和开路电压包括:
基于0.2‐0.5C倍率,当将所述电池充电至满电状态时,记录充放电周期和电池的充放电容量以及电池开路电压。
优选的,所述测试电池交流内阻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83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雨刮电机负载测试装置
- 下一篇:动力电池热失控安全性综合评价方法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