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空调温度检测方法以及空调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7890.2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4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隋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彭俊垣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空调 空调控制装置 温度检测 车内 控制器技术领域 温度传感器 等级计算 影响外观 控制器 | ||
本发明涉及车载空调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空调温度检测方法以及空调控制装置,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车内温度的热量等级;通过所述热量等级计算得到车内温度。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空调温度检测方法以及空调控制装置,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现有车载空调控制器采用温度传感器造成成本偏高以及影响外观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空调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空调温度检测方法以及空调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载自动空调控制器主要是通过控制混合风门实现温度控制,以及控制鼓风机电压实现风量控制。车载自动空调控制器根据环境温度、车内温度和阳光强度等信号,自动开启加热、制冷装置,使汽车车厢内的温度、风量维持在舒适水平,调节出对人体感觉较舒适的车内气候环境。
其中车内温度传感器是车内温度的检测单元。汽车自动空调控制器对于风量及制冷制热的控制,都需要依赖车内温度传感器作为一个反馈环节。所以车内温度传感器是当前汽车自动空调系统的一个重要单元。
目前大部分自动空调车辆均使用吸入式车内温度传感器,它是利用空调系统箱的负压或者通风风扇吸入车厢内的空气,被吸入的空气沿管道流经布置在管道内的温度传感器,从而测量车厢内空气的温度。利用空调箱负压的吸入式车内温度传感器方案需要吸风管道和温度传感器等部件;而利用通风风扇的吸入式车内温度传感器方案则需要通风电机、通风风扇、温度传感器等部件。以上提到的这些部件都会造成较高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空调温度检测方法以及空调控制装置,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现有车载空调控制器采用温度传感器造成成本偏高以及影响外观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载空调温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车内温度的热量等级;
2)、通过所述热量等级计算得到车内温度。
优选的,在步骤1中获取车内温度的热量等级,所述热量等级通过阳光热流量等级、外界空气热流量等级、漏风热流量等级、车身热流量等级和出风热流量等级对时间进行积分后获得。
优选的,在步骤2中通过热量等级计算得到车内温度,所述热量等级通过热量等级与温度的转换表换算获得所述车内温度。
优选的,所述阳光热流量等级,根据阳光强度和外界环境温度通过阳光热流量等级标定表换算获取;所述外界空气热流量等级,根据外界环境温度通过外界空气热流量等级标定表换算获取;所述漏风热流量等级,根据车速和外界环境温度通过漏风热流量等级标定表换算获取;所述车身热流量等级,根据内置温度检测单元温度和外界环境温度通过车身热流量等级标定表换算获取;所述出风热流量等级,根据出风温度、鼓风机电压和出风模式风口位置通过出风热流量等级标定表换算获取。
优选的,所述阳光热流量等级标定表、所述外界空气热流量等级标定表、所述漏风热流量等级标定表、所述车身热流量等级标定表和所述出风热流量等级标定表均通过环境模拟实验及道路实验确定。
优选的,所述阳光强度、外界环境温度、车速、内置温度检测单元温度、出风温度和鼓风机电压均为传感器或者车载检测装置得到的检测值。
优选的,所述环境模拟实验及道路实验的实验工况覆盖正常行车时会遇到的阳光强度、车速、外界环境温度点、不同外界环境温度点下的冷启动及热启动、以及不同鼓风机电压及不同出风模式下Hi~Lo之间的工况。
优选的,所述外界环境温度点为-35℃~4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78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