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米酒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7815.6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4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杏芳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米酒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米酒生产工艺,属于白酒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米酒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酒药进行发酵,现有的发酵过程一般采用如下方式:先将饭团打碎,然后撒上酒药拌匀,此种方式效率低下,且酒药和糯米之间很难均匀混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糯米粘度较高,很难进行良好分散,因此会造成发酵质量的低下。
同时现有米酒生产过程中,在投酒开耙过程中,一般一次性的加入某一度数的白酒,且白酒酒精度较高,极容易因酒精过度发酵而发热发酸,影响了最终米酒的质量。
因此有待于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合理,能保证米酒质量的一种米酒生产工艺。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米酒的生产工艺,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米洗净,倒入缸中,加水浸泡;
2)米浸泡,捞入箩中,用清水冲洗,沥干后过称,倒入蒸桶中开汽,在蒸煮过程中每隔10-20分喷晒开水,蒸桶中设置有搅拌装置,在喷洒开水过程中启动搅拌装置对米饭进行搅拌;
3)出蒸桶后加冷水淋饭,使温度调节至28—30℃,待水淋干后,倒入发酵缸发酵;
4)往发酵缸内倒入米饭,所述发酵缸侧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若干环形设置的喷射管,所述喷射管表面设置有若干用于喷晒酒药的喷射孔,所述喷射孔形成喷嘴的结构形式,待发酵缸内饭满后,压紧盖上封盖,米饭进行发酵;
5)当酒浆达到45-60%时进行浇浆,每隔3-5天按糯米总质量的50-70%投入白酒,白酒分两次投放,第一次投入的白酒度数为55度,第二次投入的白酒度数为42度,在此过程中进行开耙,将团块进行打散,便于酒精和饭粒充分接触,抑制酒精发酵,防止生热发酸;
6)投酒后,隔一天将物料投入贮罐内,每隔15-20天启动搅拌,待发酵成熟后,进行压榨;
7)成熟后的酒醪,装入布袋内,通过压榨机进行榨卤。
所述1)步骤中,加水至高于米20-30cm。
所述2)步骤中,所述开水刚开始采用高压喷射的方式进行喷晒,待喷晒一段时间后按照常压的方式进行喷晒。
所述4)步骤中,所述喷射管采用倾斜向上的结构形式,使得喷射出来的酒药形成对所述米饭一定的向上冲击力。
所述5)步骤中,两次投入白酒的质量比为1:1.5-3。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采用喷射管的形式进行酒药的添加,而且是在米饭下落的过程中进行添加,这样米饭一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得到一定的分离,且在喷嘴的喷射下能实现米饭的进一步分离,而且本申请的喷射方式能提供对米饭一定的向上冲击力,因此延缓了米饭的下落速度,延长了米饭和酒药的接触时间,因此本申请的方式能充分了保证米饭和酒药的接触混合均匀度,保证了米饭的发酵质量;
2)进一步的本发明白酒投放采用两次投放的方式,且第一次加入的白酒度数较高,第二次加入的白酒度数相对较低,这样既能保证米酒质量,同时也避免了传统投酒过程因酒精度过高而在成米酒发酸现象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发酵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发酵缸、2为喷射管、3为喷射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米酒的生产工艺,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米洗净,倒入缸中,加水浸泡;
2)米浸泡,捞入箩中,用清水冲洗,沥干后过称,倒入蒸桶中开汽,在蒸煮过程中每隔10-20分喷晒开水,蒸桶中设置有搅拌装置,在喷洒开水过程中启动搅拌装置对米饭进行搅拌;
3)出蒸桶后加冷水淋饭,使温度调节至28—30℃,待水淋干后,倒入发酵缸发酵;
4)往发酵缸内倒入米饭,所述发酵缸侧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若干环形设置的喷射管,所述喷射管表面设置有若干用于喷晒酒药的喷射孔,所述喷射孔形成喷嘴的结构形式,待发酵缸内饭满后,压紧盖上封盖,米饭进行发酵;
5)当酒浆达到45-60%时进行浇浆,每隔3-5天按糯米总质量的50-70%投入白酒,白酒分两次投放,第一次投入的白酒度数为55度,第二次投入的白酒度数为42度,在此过程中进行开耙,将团块进行打散,便于酒精和饭粒充分接触,抑制酒精发酵,防止生热发酸;
6)投酒后,隔一天将物料投入贮罐内,每隔15-20天启动搅拌,待发酵成熟后,进行压榨;
7)成熟后的酒醪,装入布袋内,通过压榨机进行榨卤。
所述1)步骤中,加水至高于米20-3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杏芳,未经陈杏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78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内顶灯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核酸提取系统中的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