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空间扫描时间性能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83465.6 | 申请日: | 2018-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7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康云多维视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扫描设备 二维导航 空间扫描 数据捕捉 服务器 周围环境数据 测距数据 环境扫描 空间环境 模块获取 三维扫描 三维视图 三维网格 实时移动 数据整合 信息配置 移动扫描 运动区域 实时性 预设 整合 拼接 显示器 三维 扫描 配置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空间扫描时间性能的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多个扫描设备和连接到显示器的服务器,所述多个扫描设备中的每一个包括数据捕捉模块;所述服务器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从多个数据捕捉模块获取周围环境数据;使用预先存在的二维导航信息配置所述扫描设备;将预先存在的二维导航信息与所述扫描设备实时移动的测距数据进行整合;实时拼接多个扫描设备中每一个的数据;生成空间的三维扫描对象、三维多边形或三维网格。本发明通过接收包含有运动区域信息的二维导航信息来配置扫描设备进行导航移动扫描,效率高;根据扫描获取的数据和预设的二维导航信息进行数据整合来生成空间环境的三维视图,实时性较好。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环境扫描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扫描领域,尤其是一种改善空间扫描时间性能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环境扫描技术在环境识别、导航和定位等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以谷歌地球和谷歌街景为例,其能提供基于GPS定位信息的高精度360度全景照片,极大地方便了用户进行导航、路径规划等操作,其应用已扩展到与空间分布有关的诸多方面,如自然环境监测与分析、资源调查与开发、交通导航等。然而,目前的环境扫描技术大多针对的是室外环境,对室内环境的扫描方案较为少见。在数字城市、应急响应模拟与培训、数字文化遗产、展会等方面的巨大应用需求推动下,尤其在反恐、消防、展会、智慧楼宇等典型应用中,室内环境扫描技术获得的室内环境信息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数据。和室外不同,室内环境具有近距离、多转角、易遮挡、光照复杂、缺乏绝对定位等特点,高效、准确地获取室内环境信息是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目前普遍使用的解决方案是通过使用扫描设备来对室内环境进行人工扫描,但此人工扫描方式的扫描效率低下(尤其是在大规模场景下的室内环境扫描,如在1万平方米的博物馆内进行环境扫描)且难以保证扫描精度。而且目前的人工扫描方式未能将二维的导航信息和采集的环境信息结合起来生成待扫描空间的三维视图,实时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和实时性好的改善空间扫描时间性能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所采取的第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善空间扫描时间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二维导航信息,所述二维导航信息包括运动区域;
配置扫描设备来导航移动通过所述运动区域;
通过安装在所述扫描设备上的至少一个数据捕捉模块对周围环境进行扫描;
所述扫描设备根据扫描的结果实时生成周围环境的三维视图。
进一步,还包括将生成的三维视图发送给用户设备的步骤。
进一步,所述三维视图通过将预先存在的二维预导航信息和导航移动的测距数据进行合并的方式生成。
进一步,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捕捉模块包括闪光雷达、雷达、立体视觉设备、摄像机和里程计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所述数据捕捉模块与任意一个软件应用程序配合使用。
进一步,所述软件应用程序包括移动应用程序、笔记本电脑应用程序、台式电脑应用程序和网页浏览器中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所述扫描设备是自主扫描设备、半自主扫描设备或手动扫描设备。
本发明所采取的第二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善空间扫描时间性能的系统,包括多个扫描设备和连接到显示器的服务器,所述多个扫描设备中的每一个包括:
数据捕捉模块,用于采集周边环境信息;
所述服务器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从多个数据捕捉模块获取周围环境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康云多维视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康云多维视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34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