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闭卸油系统及油罐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3037.3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2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梁小兵;张强;殷泽新;潘昭才;柯庆军;单全生;昌伦杰;许利安;王升;胥伟;夏东胜;王俊敏;袁晓满;赵丽宏;邓川;张磊;江奎;赵松;蔡志刚;唐波;吴华;杨银利;何雄博;田俊艳;徐兴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32 | 分类号: | B67D7/32;B67D7/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门 油罐 密闭卸油 卸油管线 油罐车 排气通道 气相平衡 卸油通道 可开闭 通气口 卸油口 排出 爆炸事故 管线连接 平衡管线 密闭 挥发 开罐 卸油 油液 溢出 油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闭卸油系统及油罐车,包括:卸油通道和排气通道;卸油通道包括卸油管线和与卸油管线的连接的可开闭的第二阀门,第二阀门用于与油罐的第一卸油口连接,以使油罐中的油液经第一卸油口和卸油管线排出;排气通道包括气相平衡管线和与气相平衡管线连接的可开闭的第一阀门,第一阀门用于与油罐的通气口连接,以使油罐中的气体经通气口和气相平衡管线排出。本发明提供的密闭卸油系统及油罐车,在密闭不开罐的状态下进行卸油,降低了罐内有害气体溢出造成工作人员中毒的风险,以及降低了罐内油气挥发易发生爆炸事故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罐卸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闭卸油系统及油罐车。
背景技术
油罐车:又称流动加油车、电脑税控加油车、引油槽车、装油车、运油车、拉油车、石油运输车、食用油运输车,主要用作石油的衍生品(汽油、柴油、原油、润滑油及煤焦油等油品)的运输和储藏。石油、石化行业油罐车在卸油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避免安全事故。
目前,油罐车卸油时采用的方式为:工作人员登上油罐车打开油罐顶盖,使油罐与大气相通,罐底连接软管将罐内原油泄放。
但是,现有的卸油方法中,由于油罐顶盖敞口,存在罐内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溢出造成工作人员中毒等风险,原油轻质组份含量高时,易造成爆炸等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闭卸油系统及油罐车,在卸油时,能降低爆炸和工作人员中毒的风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闭卸油系统,应用于油罐,包括:卸油通道和排气通道;
所述卸油通道包括卸油管线和与所述卸油管线的连接的可开闭的第二阀门,
所述第二阀门用于与所述油罐的第一卸油口连接,以使所述油罐中的油液经所述第一卸油口和所述卸油管线排出;
所述排气通道包括气相平衡管线和与所述气相平衡管线连接的可开闭的第一阀门,
所述第一阀门用于与所述油罐的通气口连接,以使所述油罐中的气体经所述通气口和所述气相平衡管线排出。
可选的,本发明提供的密闭卸油系统,所述卸油通道还包括第二卸油口和第四阀门,
所述第四阀门连接在所述卸油管线和所述第二卸油口之间,以使所述油罐中的油液依次经所述第一卸油口、所述卸油管线和所述第二卸油口排出。
可选的,本发明提供的密闭卸油系统,所述排气通道还包括通气管路和第三阀门,
所述第三阀门连接在所述通气管路和所述气相平衡管线之间,以使所述油罐中的气体依次经所述通气口、所述气相平衡管线和所述通气管路排出。
可选的,本发明提供的密闭卸油系统,所述卸油通道的数量和所述排气通道的数量均为多个。
可选的,本发明提供的密闭卸油系统,还包括气相平衡总管和与所述气相平衡总管连接的放散管,
所有所述排气通道中的所述通气管路均与所述气相平衡总管连接,以使所有排气通道中的气体汇入所述气相平衡总管后,经所述放散管排出。
可选的,本发明提供的密闭卸油系统,多个所述排气通道中至少一个所述排气通道还包括固定管线,
所述固定管线连接在所述通气口和所述第一阀门之间。
可选的,本发明提供的密闭卸油系统,所述第一阀门包括阀门母端和阀门公端,所述阀门母端与所述通气口连接,所述阀门公端与所述气相平衡管线连接;
所述阀门母端包括母端管体,所述母端管体具有密封端和密封件,所述密封端具有开口,所述密封件用于封堵所述开口,所述密封件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母端管体的内侧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3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