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雷公藤甲素诱导肝脏毒性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81549.6 | 申请日: | 2018-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6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胡丹丹;黄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31/216 | 分类号: | A61K31/216;A61K31/585;A61P1/16;A61P13/12;A61P19/02;A61P29/00;A61P37/02 |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旃习涵 |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雷公藤 诱导 肝脏 毒性 方法 | ||
1.非诺贝特在制备降低雷公藤甲素诱导的肝脏毒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肝脏毒性是由雷公藤甲素导致血浆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升高并且使肝脏细胞受损坏死。
3.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治疗有效量的非诺贝特和雷公藤甲素。
4.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在由雷公藤甲素导致血浆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升高并且使肝脏细胞受损坏死的毒副作用明显降低。
5.雷公藤甲素和非诺贝特在制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采用雷公藤甲素联合非诺贝特用药,降低雷公藤甲素诱导的肝毒性。
6.雷公藤甲素和非诺贝特在制备治疗眼部疾病白塞氏病、虹膜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采用雷公藤甲素联合非诺贝特用药,降低雷公藤甲素诱导的肝毒性。
7.雷公藤甲素和非诺贝特在制备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采用雷公藤甲素联合非诺贝特用药,降低雷公藤甲素诱导的肝毒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154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