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用汽车危险驾驶智能防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1149.5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3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程伟;李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伟 |
主分类号: | B60R25/04 | 分类号: | B60R25/04;B60R25/25;B60K28/06 |
代理公司: | 天津耀达律师事务所 12223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福保路1号福保***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脸识别系统 车载监控终端 云监控平台 防控系统 危险驾驶 驾驶员面部 登记信息 特征信息 公用 发送 智能 存储 汽车 汽车发动机 发动机锁 人脸识别 现场采集 验证 驾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用汽车危险驾驶智能防控系统及方法。公用汽车危险驾驶智能防控系统包括:云监控平台、车载监控终端、人脸识别系统、发动机锁止装置;所述云监控平台用于存储驾驶员预登记信息、接收并存储车载监控终端发送的驾驶员现场采集信息;所述车载监控终端用于接收驾驶员预登记信息,接收人脸识别系统发送的驾驶员面部特征信息,向云监控平台发送从人脸识别系统获得的驾驶员面部特征信息,控制人脸识别系统启动和关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驾驶员必须在通过人脸识别验证后才能启动汽车发动机,避免无证驾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止未经许可使用车辆的方法,进一步涉及一种公用汽车危险驾驶智能防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共享汽车的大力支持,可以预见,汽车租赁的市场占有率和普及率在短期内即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伴随公用汽车租赁的广泛使用,汽车安全事故发生率不断提高,如何核实驾驶者真实身份信息避免无证驾驶及避免酒后驾驶成为公用汽车安全运行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用汽车危险驾驶智能防控系统及其方法。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公用汽车危险驾驶智能防控系统,包括:云监控平台1、车载监控终端2、人脸识别系统3、发动机锁止装置5;
所述云监控平台用于存储驾驶员预登记信息、向车载监控终端发送驾驶员预登记信息、接收并存储车载监控终端发送的驾驶员现场采集信息;所述车载监控终端用于接收云监控平台发送的驾驶员预登记信息,接收人脸识别系统发送的驾驶员面部特征信息,向云监控平台发送从人脸识别系统获得的驾驶员面部特征信息,控制人脸识别系统启动和关闭,控制发动机锁止装置解锁发动机或保持发动机锁止状态,对比云监控平台发送的驾驶员预登记信息与人脸识别系统获得的驾驶员面部特征信息是否一致;所述人脸识别系统用于采集驾驶员面部特征信息并发送至车载监控终端;所述发动机锁止装置用于解锁发动机或保持发动机锁止状态。
在上述系统上实现的公用汽车危险驾驶智能防控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步骤1:验证开始;
步骤2:驾驶员通过指定方式解锁车门;
步骤3:车载监控终端2启动;
步骤4:车载监控终端2与云监控平台1通讯获取云端存储的驾驶员面部特征信息;
步骤5:车载监控终端2控制人脸识别系统3启动;
步骤6:人脸识别系统3识别驾驶室内驾驶员面部特征信息并传送至车载监控终端2;
步骤7:车载监控终端2对比从云监控平台1获取的的驾驶员预登记面部特征信息与人脸识别系统3获得的驾驶员面部特征信息是否一致,若是,则进入步骤步骤8,否则进入步骤步骤9;
步骤8:车载监控终端2控制发动机锁止装置5解除发动机锁止状态,转步骤10;
步骤9:车载监控终端2控制发动机锁止装置5保持发动机锁止状态,转步骤10;
步骤10:验证结束。
作为上述智能防控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0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10:车载监控终端2向云监控平台1发送从人脸识别系统3获得的驾驶员面部特征信息;验证结束。
上述智能防控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步骤8、步骤9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8:车载监控终端2控制发动机锁止装置5解除发动机锁止状态;
步骤8.1:车载监控终端2通过语音及显示屏文字提示驾驶员验证通过,车辆可正常使用,然后转步骤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伟,未经程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11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带卷收器支架总成
- 下一篇:基于蓝牙通讯的自助借车系统密码配对方法